《矿山水害及其防治技术》讲解了矿山水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地表水治理和地下水治理两大部分。地表水治理措施包括合理确定井口位置,确保井口标高高于历史最高洪水位,或修筑坚实的高台及可靠的排水沟和拦洪坝;填堵通道,通过填坑、补凹、整平地表或建不透水层防止雨雪水渗入井下;整治河流,整铺河床和改道河流,使用粘土、料石或水泥修筑不透水的人工河床,或将河水引出矿区;修筑排(截)水沟,将地表水或潜水排至影响范围之外。地下水的排水疏干方法包括地表疏干、井下疏干和井上下结合疏干,具体措施有在地表向含水层内打钻并抽水,或在井下通过不同类型的地下水疏放老孔积水和含水层水。地下水探放则强调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重要性,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明水源后制定放水措施。
《矿山水害及其防治技术》适用于矿山行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安全工程师,特别是那些负责矿山水害防治工作的人员。该文档提供了详细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治理措施,有助于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控制水害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