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地锚构造与应符合的安全技术规定》讲解了不同类型的地锚在特定条件下的构造要求及其安全技术规定。立式地锚适用于不坚固的土壤条件,要求在枕木、圆木、枋木地垄柱的下部后侧和中部前侧设置档木,地坑深度大于1.5米,地垄柱露出地面0.41米,并略向后倾斜。桩式地锚适用于地面水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要求使用直径180-330毫米的松木或杉木做地垄柱,打入地层中并向前方埋置档木,桩长1.5-2米,入土深度不小于1.5米。卧式地锚适用于永久性地锚或大型吊装作业,要求将松木或杉木横置埋入地层中,木料尺寸和数量需根据荷载和土壤承载力计算确定,埋入深度1.5-3.5米,作用荷载较大时需加压板或档板立柱。岩层地锚适用于岩石地带,要求在岩层中打直径40毫米、深1.5米的孔眼,眼数不少于4个,其中一个作为保险钢钎插孔,钢钎和圆木用钢丝绳捆在一起插入孔眼。混凝土地锚适用于永久性或重型地锚,受力拉杆应焊在混凝土中的型钢梁上。
《常用地锚构造与应符合的安全技术规定》适用于建筑施工、桥梁建设、电力工程、矿山开采等领域,特别是在需要临时或永久固定设备、支撑结构或吊装重物的场合。该文档为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提供了详细的地锚构造和安全技术指导,确保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安全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