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全人之家! | 帮助中心 安全生产文库,专业安全资料网站,助力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人之家
全部分类
  • 安全课件   操作规程 >
  • 安全管理   安全标准 >
  • 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 >
  • 安全教育   安全讲话 >
  • 安全资料   法律规范 >
  • 安全技术   安全视频 >
  • 安全文化   安全常识 >
  • 建筑安全   安全动态 >
  • 安全素材   精品资料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安全人之家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作面上巷绞顶、落底安全技术措施.docx

    • 资源ID:78559       资源大小:17.7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作面上巷绞顶、落底安全技术措施.docx

    工作面上巷绞顶、落底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上巷绞顶、落底安全技术措施由于 14161 上巷沿顶掘进,工作面沿底板回采,导致工作面与上巷落差大,为保证 14161 工作面安全生产,需对上巷进行落底、绞顶工作,为保证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请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一、巷道原始条件超前支护段巷道为使用红松与单体液压支柱的矩形棚支护,巷道现净宽 2.8m,净高 2.3m,底部有 2.5-3.8m 的煤。二、施工目的为保证 14161 工作面安全生产,需要对 14161 工作面超前支护段落底、绞顶。三、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检查支护落底、绞顶打设铰接梁支护进行下一循环。1、对施工地点进行“敲帮问顶”工作并对施工地点前后 5m 范围内支架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卸载柱及折梁情况立即进行加固处理。2、确认安全后,对巷道进行落底、绞顶,绞顶使用小头直径不小于 160mm 长 2m 的木料配合 3.15m 单体液压支柱在超前支护下方按“井”字搭接进行绞顶,绞顶高度在 1000mm-1800mm 之间,并及时将原支护贴帮柱打在新支护下方(距巷道中心 1500mm 位置),绞顶完毕后在下方打设三道铰接梁,上帮一道距中线 800mm,下帮两道、里帮一道距中线 1000mm,外帮一道距中线 500mm,人行道宽度 1300mm,单体住必须打设在巷道支护梁与抬棚十字交接位置。3、绞顶后在最下一层木梁上方分别铺设旧风筒布及金属网,铺设覆盖巷道全断面,金属网与两帮金属网搭接,并用煤袋充填严实。4、绞顶结束后进行落底,落底后巷道规格为净宽2.8m,净高 2.3m,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 6.5Mpa。5、为确保安全,每次落底深度在 1000-1500mm,按以上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落到煤层底板。5、落底工作分成至少 2-3 段进行,两个茬落底间距不小于 5m 每相邻段之间台阶处的铰接梁抬棚由于有落差,可将铰接梁断开,当落差消除后,及时将铰接梁铰接。施工由里向外进行,使用手镐、风镐对上巷进行落底。6、落底所出的煤直接由人工用铁锨装入推车运至工作面上安全口用工作面前部刮板输送机运出,大块煤(矸)必须在用铁锤破碎为直径不大于 200mm 的小块后,再集中推至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出。四、现场管理1、安全重点:预防顶板、瓦斯事故2、安全负责人:指定安全负责人五、支护材料要求及质量要求:(1)、替棚材料:梁为 3.2m 红松,柱腿为 3.15m单体柱。、绞顶材料:采用小头直径不小于160mm 的木料。(2)规格质量要求:架设走向矩形棚,规格为净宽2800mm,允许误差 0+80mm;净高 2500mm,允许误差 0+80mm;替棚棚距为中至中 600mm,误差不得大于100mm。支柱要打设成排成线,5m 巷道偏差不得大于100mm。要求支护必须接实顶帮。(3)、绞顶必须牢固、严实、可靠。落底、绞顶后,清理净巷道内各种杂物,底板平整,无浮煤(矸),粒度不大于 50mm,保证人行道宽度不小于 700mm。(4)巷道内所有打设的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 6.5Mpa,所有单体柱必须穿柱鞋,挂设防倒链,坚持每班循环补液制度,保证支柱初撑力不小于 6.5 Mpa。严禁出现漏液柱。支柱打设要保证成排成线,5m 巷道误差不得大于100mm。六、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管理1、施工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施工必须设专职顶板工看护顶板,施工人员必须站于上山上方,并实行挂牌管理。开工前必须用长把工具找净顶帮的活石危岩,确保安全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也应随时进行“敲帮问顶”,严防活渣下落伤人。所有工作必须在完好的支护下进行。施工时至少三人以上作业,严禁单人或两人作业2、架棚施工时,至少三人配合作业,一人扶稳红松木梁,两人同时对两根单体柱进行注液升起并升紧红松木梁。3、所有单体柱必须穿柱鞋,并挂设防倒链,坚持每班循环补液制度,保证支柱初撑力不小于 6.5 Mpa。严禁出现漏液柱。4、施工人员进行落底作业时,及时对该施工地点柱腿进行补液,严防柱腿落空,造成顶板事故。5、绞接作业完成后,及时进行铺网,联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100mm,用 14铁丝每隔 200mm 联接一道。6、施工时,如出现顶板冒落,施工人员首先应疏通风路,防止堵风现象发生,及时采取绞架方式处理冒顶,绞架工作必须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人操作绞架前一定要加固好周围支架,清理好后路,备足材料,并进行“敲帮问顶”与有害气体的检查工作。绞架时至少 3 人作业,一人观顶,一人绞架,一人送料。绞架必须接顶,严禁出现空顶现象。绞架工作必须在跟班副队长或班长的指挥下进行,确保安全。绞架工作结束后及时对现场进行清理。

    注意事项

    本文(工作面上巷绞顶、落底安全技术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