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事故分析与点评》讲解了矿山压力及其对矿井安全的影响,详细阐述了矿山压力的基本知识和形成机制。文中指出,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工作会破坏岩体内的应力平衡状态,导致新的应力分布,进而引起煤、岩体的移动、变形甚至破坏。这种现象被称为矿山压力显现,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必须采取技术措施控制矿山压力。文章还具体描述了煤层顶底板的分类及特征,包括伪顶、直接顶、老顶、直接底和老底,并根据其稳定性进行了细致划分。对于巷道围岩压力及其影响因素,《顶板事故分析与点评》深入探讨了松动围岩压力、变形围岩压力、膨胀围岩压力以及撞击围岩压力等不同类型的围岩压力,同时分析了原岩应力状态、围岩力学性质和岩体结构等因素对巷道围岩压力的具体影响。此外,文章也讨论了膨胀压力的影响因素,如岩石的组成、胶结状态、物理化学性质等。最后,《顶板事故分析与点评》总结了采煤工作面顶板活动的一般规律,特别是支承压力的形成过程。
《顶板事故分析与点评》适用于煤矿及其他地下矿井开采行业,尤其是从事矿山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及安全评估的专业人员。该文档为这些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全面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理解矿山压力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矿井安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顶板和围岩压力的详细分类和分析,文档有助于工程师们在实际工作中制定有效的矿压控制措施,确保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它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推动矿山安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