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透水征兆时紧急撤人安全措施》讲解了在煤矿采掘过程中,遇到不同类型水源(如老空水、岩溶水和断层水)的透水征兆时应采取的具体安全措施。针对老空水,文章指出其通常积存时间较长,含有较高硫含量,出现挂红、酸性大等特征,一旦发现需立即停止作业并上报调度室;对于岩溶水,由于其长期侵蚀作用,呈现灰色或灰黄色,并可能伴随顶底板来压渗水现象;断层水则因补给充分,颜色浑浊且发甜,当接近此类水源时同样需要警惕。文中还强调了矿井水害防治的总体原则,包括定期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以及加强职工培训。此外,文件详细描述了2012年度矿井主要水害类型及其具体防治措施,涵盖顶底板砂岩裂隙水、老空水和地表水的应对策略,如对巷道淋水区段加强支护管理、打钻放水及汛期防洪准备等。最后,文档明确了矿井水灾处理的原则,要求现场职工在发现透水事故时迅速观察判断情况并向调度室汇报,同时按照预定避灾路线撤离至安全地点,并成立救灾抢险指挥部,确保井下受困职工的安全。
《发生透水征兆时紧急撤人安全措施》适用于煤炭开采行业,尤其是从事井下采掘作业的企业和人员。它为煤矿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应对透水事件的操作指南,帮助员工识别不同类型的透水征兆,了解正确的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人员撤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文件不仅适用于一线生产工人,也适用于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等相关岗位的人员,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