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火灾及中毒防护措施》讲解了1957年至1979年间我国金属矿山发生的重大外因火灾事故,共16起,导致200余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一千多万元。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气引燃和明火或焊接火花引起的火灾,占矿井外因火灾事故的60%以上。文中指出,大部分伤亡事故是由于缺乏防火计划和指挥失当,导致多人中毒伤亡。为了预防此类事故,文中提出了几项关键措施:首先,严格按照矿山安全规程配置必要的防火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其次,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和可逆转的主力通风装置,以适应火灾时期的通风变化;第三,设置灵敏可靠的探测警报系统和有效的灭火装置,针对各主要火源点进行监控;最后,编制全矿性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每年根据矿井变化情况进行修订,确保计划的有效性。该计划应包括火灾时的通风措施、人员撤退路线、警报信号和避灾洞室的设置,同时保证安全出口符合安全规程要求,具备充足照明和明显指路标牌,以便在火灾时人员能够迅速撤出。
《金属矿山火灾及中毒防护措施》适用于金属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团队、现场作业人员以及相关监管机构。该文档为上述人员提供了详细的火灾及中毒防护措施,帮助他们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通过严格执行文中提出的各项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火灾风险,提高矿山作业的安全性,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此外,该文档也为新入职的员工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培训材料,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遵守安全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