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氧焊井口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讲解了为确保行人副井人车防护链钩断裂的电焊修补工作安全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该文件明确了作业时间为2010年11月22日09:30-10:00,并建立了完整的现场作业组织机构,包括现场组长、作业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及作业人员等关键角色,同时确定了机电区、调度室、安监处、通风区和运转队的具体职责范围。文件详细描述了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如所有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熟悉安全技术措施;将电、氧焊设备安全运至作业地点并清理周围环境,检查有害气体浓度;氧气、乙炔罐在运输过程及存放地点要分开放置,保持安全距离;操作电焊人员需持证上岗并佩戴齐全劳保用品;现场设置洒水设施和干粉灭火器,施工前后及时清理火星和残渣;氧气瓶、乙炔瓶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撤离至地面;调度室安排作业组成员进行现场监督指导等内容。
《电氧焊井口作业安全技术措施》适用于煤矿行业尤其是涉及井下电氧焊作业的企业。具体来说,该文档适用于需要对井下设备进行电氧焊维修或改造的煤矿企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和技术人员。对于从事井下作业的工人而言,此文件提供了详细的作业流程和安全规范,确保他们在执行电氧焊任务时能够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安全。此外,该文件也适用于负责监督和管理井下作业安全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