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主要进风巷电氧焊安全技术措施》讲解了为确保在四号皮带机尾溜煤眼进行电氧焊作业时的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详细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该文件指出由于施工点位于进风巷且风量不满足作业要求,需安设一台临时局部通风机并连接好风筒以保障通风条件。针对工作地点的特殊环境,规定其前后各10米范围内必须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设置供水管路、灭火器及消防沙等应急设施,确保火灾风险降至最低。此外,强调作业前专职瓦斯员必须检查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只有当浓度低于0.5%时才能开始作业,在作业过程中也需持续监测气体浓度,一旦超标则立即停止工作直至浓度恢复至安全水平。同时,在焊接过程中若产生明火应立即处理,完工后要彻底清理高温热源并用水喷洒作业点,安排专人监察至少1小时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撤离。整个施工过程由机运科负责指挥协调,安监科全程督查,确保所有操作符合安全标准。
《井下主要进风巷电氧焊安全技术措施》适用于煤矿行业中涉及井下进风巷电氧焊作业的相关部门和人员,特别是负责此类工作的机运科工作人员、专职瓦斯员以及安监科督查人员。这些措施对于预防因电氧焊引发的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适用于需要对特定区域进行电氧焊维修或改造的矿山企业,尤其是那些对通风条件有严格要求的工作环境。通过遵循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火灾、爆炸等风险,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