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凝汽器泄漏事故》讲解了某电厂2300MW机组在1992年投入运行后,因凝汽器管设计和维护不当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该机组的凝汽器管采用钛管设计,但新机组投运时,凝结水精处理设备存在缺陷,未能对凝结水进行100%处理,化学监督不到位,导致凝结水钠含量长期超标。海水漏入使炉水中的氯离子升高,进而引发水冷壁氢脆爆管,迫使新机组在运行10个月后更换大部分水冷壁。原因分析指出,由于缺乏钛管凝汽器的设计经验,参考铜管数据导致隔板间距过大,最大间距不应超过1.0m,而实际为1.2m,过大的间距在气流冲击下易产生振动磨损。此后,设计规范调整为隔板间距不大于0.9m,有效防止了类似事故的发生。经验教训强调,新机组投运前必须确保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调试完成并正常运行,化学监督必须到位,以避免因凝汽器泄漏带来的严重后果。
《某电厂凝汽器泄漏事故》适用于电力行业特别是火力发电厂的技术人员、工程师及管理人员。该文档提供了关于凝汽器设计和运行维护的重要指导,帮助相关人员了解钛管凝汽器在设计和使用中的潜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提高技术人员对凝汽器设计参数的理解,增强化学监督意识,确保新机组投运前各项系统的完善性,从而保障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