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维修工触电死亡事故》讲解了2008年7月6日22时12分左右,发生在氯碱事业部乙炔工段的一起严重安全事故。周泽松作为值班维修工,在未通知班长、操作工及行车未断电的情况下,冒险进入行车检修平台准备对钢丝绳锚点进行预紧。他踏上小车刹车装置时右脚踩在380V电源接线盒上,导致接线盒被踩破,右小腿与裸露线头直接接触,电流通过身体形成回路,最终因电击伤害致死。此次事故造成死亡家属丧葬及抚恤费用24万元,处理善后工作的事务性费用6.4937万元,罚款10万元,共计损失40.4937万元。事故发生的原因分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因素三个方面。物的方面包括联锁保护装置失效和新电动葫芦未经评估验收;人的方面是维修工严重违章作业且其他工人未及时制止;管理方面则是安全培训不到位、特种设备研究不足、关注不够以及日常隐患检查不到位等。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措施涵盖检查整改电气联锁保护装置、规范行车日常检查检修管理程序、加强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
《氯碱维修工触电死亡事故》适用于化工行业特别是涉及氯碱生产的企业,以及所有使用行车设备的制造业领域。该案例为这些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安全警示,强调了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它不仅适用于一线维修工人和操作人员,还特别针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部门,帮助他们认识到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制定并实施更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