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江淮化肥厂气柜水封池内中毒》讲解了1976年4月16日安徽省合肥市江淮化肥厂碳化车间发生的一起严重事故,导致5人在气柜水封池内中毒死亡。事故发生于1976年4月15日下午3点,厂停产检修后,造气车间用惰性气体置换后续工序时,发现400立方米气柜压力异常,经检查发现水封池倒淋管有大量气体外逸。生产科副科长和当班调度员在16日凌晨1点40分指令一名工人下池关闭倒淋阀,因池内充满惰性气体,该工人立即昏倒。随后,碳化车间副主任和其他人员相继下池救人,也全部昏倒。直到有人找到两副长管式面具后,才将6名昏倒的人员救出,但其中5人因窒息时间过长而死亡。事故原因分析指出,水封池倒淋阀设计不当,采用了必须下池才能调节的普通阀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对水封池进行分析便安排工人进入;参与抢救人员未佩戴防护器具扩大了事故;当班调度员违反规定命临时工佩戴过滤式面具下池抢救;全厂防护器具配置不符合要求。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包括将倒淋阀改为伸长杆式,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
《合肥市江淮化肥厂气柜水封池内中毒》适用于化工行业,特别是涉及气体处理、储存及输送的企业和单位。该文档详细描述了因设备设计缺陷、管理不善和应急处置不当而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为相关企业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和警示。企业应特别关注气柜、水封等关键设备的设计与维护,确保其符合现行的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