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炉掉焦灭火机组跳闸》讲解了三号炉在运行过程中因大焦掉落导致灭火和机组跳闸的详细事件经过。2006年5月25日20:27,3号机组负荷为295MW时,炉内突然掉下大量大焦,触发MFT动作(首出为角火焰丧失),进而导致磨煤机相继掉闸,一次风机联跳,汽机与发电机联掉。厂用电切换成功后,在20:44重新点火,并于21:20恢复并网。该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在于,锅炉设计中卫燃带布置存在缺陷,从投产开始就频繁发生结焦和掉焦现象,尽管多次采取措施,但未能根本解决。煤质高热值时形成熔融性焦,低热值时形成疏松性焦,均易引发大面积掉焦。运行期间缺乏有效清焦手段,蒸汽吹灰器只能清除部分结焦,当结焦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掉焦,扰动炉内燃烧,最终导致MFT动作。此外,入厂煤含硫量高且煤场无有效配煤手段也加剧了结焦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多项防止对策:加强煤质管理,严格控制燃煤进煤量;与相关机构合作进行卫燃带改造;增装水力除焦装置;完善上煤配煤方案;严格执行燃烧调整试验后的运行措施;修改炉膛负压自动跳手动定值。
《三号炉掉焦灭火机组跳闸》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尤其是使用武汉锅炉厂制造的#3、4号炉的电厂。这些电厂可能面临类似的卫燃带结焦、掉焦及由此引发的机组跳闸问题。文档提供的经验教训和预防措施对这些电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对于负责煤炭采购、煤质管理、锅炉运行维护以及安全技术监督的人员来说,此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其对结焦问题的认识,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该文件也为电力行业内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实际操作指导,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