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尘危害及处理措施》讲解了煤尘爆炸发生的条件和预防措施。文章指出煤尘爆炸需要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绝大多数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悬浮煤尘浓度达到45至2000克每立方米;存在点燃引爆煤尘的高温热源,温度通常为610到1015摄氏度,井下可能引起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包括爆炸火焰、电气火花、摩擦火花等;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为了预防煤尘爆炸及其传播,文中提出了多项降尘措施,如煤尘注水、使用水炮泥封堵炮眼、湿式打眼、喷雾洒水以及定期清扫积尘。防止煤尘被引爆的措施主要是严格管理和限制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火源、热源。此外,隔爆措施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设置岩粉棚、水棚、自动式隔爆棚等设施,一旦发生煤尘爆炸,这些设施能够阻隔或熄灭爆炸火焰的传播,实现隔绝煤尘连续爆炸的目的。
《煤尘危害及处理措施》适用于煤矿开采行业,特别是从事煤矿井下作业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该文档为他们提供了详细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指南,帮助其理解煤尘爆炸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外,它也适用于煤矿安全管理机构和相关监管部门,为其制定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供参考。对于涉及煤炭加工、运输等环节的企业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全面提升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