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异种材料激光焊接技术获突破》讲解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发动机科学与工程联合实验室在涡轮增压器异种材料激光焊接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该技术通过优化激光焊接工艺,显著提高了柴油发动机性能。传统摩擦焊方式存在强度不高、成形精度差的问题,而新型激光焊接利用激光的相干性等特性,有效解决了焊缝偏熔和未熔合的问题,在满足高焊接强度要求的同时,极大提升了焊接效率。这一突破不仅改善了涡轮叶片和涡轴杆连接的质量,还为提高整机性能提供了重要支持。虞刚副主任在接受采访时强调,随着市场需求扩大,汽车行业对自主技术研发的需求日益迫切。国内企业在获取核心技术方面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自主研发环境欠缺的情况下,真正的自主研发成果稀少。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在此背景下,从基础研究入手,经过长期努力,在激光异种材料焊接领域取得了领先国际水平的突破性进展,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此外,虞刚指出,尽管这项技术已经成熟并具备产业化潜力,但其推广应用仍需政策支持。政府应借鉴德国和美国的经验,通过直接投入、返还税收等措施,鼓励和支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形成良性循环。
《发动机异种材料激光焊接技术获突破》适用于汽车制造企业及科研机构,尤其是那些致力于提升柴油发动机性能的企业。这项技术对于涡轮增压器制造商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能显著提高焊接质量,增强产品性能。同时,该技术也适用于国家科研机构和相关政策制定者,帮助他们了解和支持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此外,对于希望掌握核心技术和实现自主创新的企业,本文提供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