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石油化工公司氰化物中毒事故》讲解了2003年9月9日14时20分,在某石油化工公司石化四厂丙酮氰醇装置区进行清洗多年废置的半成品贮罐时发生的一起氰化物中毒窒息事故,造成2人死亡。事故背景为该装置始建于1990年,因市场滞销和生产不稳定而闲置多年。2003年9月8日,顺达公司外雇工顾某带领三人开始清洗工作。次日下午14时20分,顾某发现从罐内打出的废水有异味后,未采取防护措施便进入罐内检查并中毒。工艺技术员郑某随后进入罐内救援也中毒身亡。事故发生后,氰化钠车间立即组织人员戴好防毒面具进行救援,并设立警戒区、用压缩风吹扫通风等防护措施。经调查,直接原因为罐内含有氰化物导致中毒;间接原因包括顾某未采取防护措施擅自进入罐内,郑某未办理施工作业票且无防护措施即进入救人;管理原因则在于基层单位生产管理混乱,职责不清,各级领导未能履行安全职责。
《某石油化工公司氰化物中毒事故》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相关企业和安全管理机构。特别是涉及危险化学品如氰化物的企业,应高度重视此类事故的警示意义。本案例对从事化工生产、设备维护及安全管理的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分析此次事故的原因和经过,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潜在风险,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在类似作业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同时,对于临时外雇工的安全培训和管理也需要加强,以提高整体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