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矿工素质方法要创新》讲解了提升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素质的方法及实践。文章指出,煤矿从业人员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主体,如何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素质是管理者的重要课题。基于山西省阳城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工作经验,早期由于监督力度不够,培训工作基本处于无组织状态,导致井下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农村,文化素质低,未经严格培训和井下实践,严重影响安全生产。据统计,阳城县一线、二线矿工和特种作业人员在历年的煤矿井下事故中死亡率高达90%以上。2001年,县政府针对此现状,在6万吨以上矿井建立职工夜校,并制定建设标准,总投资达600万元。依托职工夜校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并由县里统一审核发证,取得一定成效。为适应时代发展,提出构建覆盖全县的三级培训网络,明确县、乡、矿各自分工,并建立相应的三级培训监管体系。各煤矿需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确保时间、经费、教师等资源到位,并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借助现代技术进行动态演示,同时不断充实新知识、新内容和新方法。
《提高矿工素质方法要创新》适用于煤矿行业,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提升员工安全生产素质的企业和管理者。该文档为煤矿企业提供了具体的培训方案,包括建立职工夜校、制定培训标准、形成三级培训网络等措施,帮助解决因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培训不到位而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适用于所有希望改善安全生产状况、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煤矿企业,尤其是中小煤矿企业和相关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