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事故的发生规律与预防》讲解了冲压作业中不同类型事故的分类、分布规律及预防措施。文章指出,冲压事故主要发生在凸模和凹模之间,这类事故占比较高且通常被称为典型的冲压事故。文中引用国外资料,强调冲床上的人身事故频率是普通机械行业的三倍,每年有20%的工人受伤,平均停工时间为12天,其中手部受伤比例最高,达到50%,其次是眼部受伤,占比20%。此外,文章指出了国内对冲压事故发生规律认识不足的问题,并举例说明了早期设计标准中的误区。通过对日本相关数据的分析,文章详细描述了冲压事故在不同企业规模、压力机类型、大小以及受伤部位上的分布情况。半数以上事故发生在50人以下的小企业,80%以上的事故由曲柄压力机引发,70%左右的事故发生在50吨以下的压力机上。按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取送制件时引发的事故占31.5%,设备操作中改正或扶持材料的占25.6%,模具安装调整中的占20.4%。从操作方式来看,脚踏开关操作占69%,手工送料则高达91%。最后,文章总结了保护装置的使用情况,双手按钮式保护装置占42%,拉手式占26%。
《冲压事故的发生规律与预防》适用于冲压行业及相关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该文档特别适合从事小型企业和小批量生产的企业管理人员,帮助他们了解冲压事故的主要发生原因和分布规律,从而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对于负责冲压设备设计、维护和操作的人员来说,本文提供的数据和分析能够为他们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其选择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和操作方法,以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