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机械的安全操作方法》讲解了铸造这种通过将高温熔化的液态金属注入铸型型腔,待其凝固后形成特定形状和性能要求的金属铸件的制造工艺。文章指出,铸造生产属于热加工,涵盖混砂、造型、熔化、浇注和清理等环节。在这些工序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和多发事故。由于铸造工序复杂,涉及大量起重运输作业,且伴随高温环境及有害气体、粉尘、烟雾和噪声,容易引发烫伤、火灾、爆炸和机械伤害等事故,以及热辐射、中毒、振动和矽肺病等职业病。针对不同工序,《铸造机械的安全操作方法》详细介绍了安全注意事项。例如,在混砂作业中,使用碾轮式混砂机时,严禁在机器运转时用手取样或清理碾轮,并强调进入碾盘内检修时需切断电源并设专人监护。造型作业方面,则强调了防止起重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伤害,注意搬运砂箱和芯盒的方式,避免被砂中的钉子或其他锐利物体划伤,同时确保堆垛高度不超过2米,以防止倒塌砸伤人。此外,地坑造型需关注水位以防浇注时发生爆炸,芯铁和砂箱的加强筋不得暴露于铸型表面以免产生“炝火”,使用机器造型和抛砂造型时,必须熟悉设备性能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铸造机械的安全操作方法》适用于从事铸造行业的所有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铸造厂的操作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新入职员工。对于操作工人而言,本文提供的具体操作要点能够帮助他们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的各类事故;对于技术人员,文中关于各工序安全注意事项的内容有助于他们在设计和改进工艺流程时充分考虑安全性;对于管理人员,该文档是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新入职员工,这是进行岗前培训不可或缺的学习材料,确保他们从一开始就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知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