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三车间硫化氢吸入反应事故》讲解了2009年发生在某工厂的因硫化氢吸入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的具体过程和根本原因。该起事故发生于2009年2月1日早上8点40分左右,重油加氢装置的两名维护人员在进行巡检工作时暴露于高浓度硫化氢气体中并产生了身体不适。通过详细的调查分析得出:事故由多因素导致,最直接的因素是由于含硫污水罐脱臭设施失效,具体而言是脱臭剂已达饱和失去脱臭功能使得排出气体含有过多的硫化氢成分,并超出安全限度。同时,脱臭处理设备采用了开放式工艺,缺乏对最终排放空气中硫化氢含量实时监测的方法;再加上污水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高温状态,增加了硫化氢的析出量,进而提高了气体中的硫化氢比例。此外,日常运行管理的缺失、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等也间接促成了该事件的发生。从这起事故中汲取到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建议,旨在通过对含硫物质运输环节采取更合理的控制方法,如采用先进的闭路工艺减少硫化氢逸散风险,提高对关键参数(如含硫废水温度)的关注度以稳定气相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水平,优化现有环保及安防设施配置,增加现场报警设备数量保证能够迅速应对紧急状况的发生,并且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培训。
《仪表三车间硫化氢吸入反应事故》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相关从业者,特别是那些需要参与到含有硫化合物生产加工环境里的操作与管理人员。这类文档可帮助这些人员识别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如何规避类似的安全事故重复出现,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权益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建设向更好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