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铁炉用浇注料施工操作规程1 材料储存采用 25Kg 双层包装,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应避免雨淋潮湿高温和爆晒。天气寒冷时,应把材料存放在温度不低于5的环境下,存放期为三个月。2 施工准备及注意.
-
硝盐槽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为避免爆炸危险,采用混合硝酸盐的硝盐槽温度不允许超过500,采用硝酸钾硝酸钠单种盐的硝盐槽温度不允许超过 570。2为避免发生爆炸,禁止含镁合金及沿盖有油铝粉木炭和其他.
-
炼钢企业转炉生产操作安全规程1炉前炉后平台不应堆放障碍物。转炉炉帽炉壳溜渣板和炉下挡渣板基础墙上的粘渣,应经常清理,确保其厚度不超过 0.1m。2废钢配料,应防止带入爆炸物有毒物或密闭容器。废钢料高不.
-
焦化厂配煤工安全操作规程焦化厂运煤工作安全注意事项1胶带输送机及有关设施,应有按工艺要求启动或停止的顺序联锁,宜集中操作集中控制。2胶带输送机应有下列装置:a.胶带打滑跑偏及溜槽堵塞的探测器;b.机头.
-
镗削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卡具及锁紧装置是否完好正常。2调整镗床时应注意:升降镗床主轴箱之前,要先松开立柱上的夹紧装置,否则会使镗杆弯曲及夹紧装置损坏而造成伤害事故;装镗杆前应仔细检查主轴孔和.
-
手工电弧焊的安全操作1.手工电弧焊的安全操作1手工电弧操作保同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作业。2在禁火区内进行焊割前,必须实行动火审批制度,由有关部门出具动火许可证后,方可.
-
焊接切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 焊接切割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1 工作场地必须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品,并办理动火作业手续,准备好消防器材。1.2 各类气瓶在存放和使用时要距明火 10m 以上;乙炔瓶氧气.
-
接触焊点焊滚焊对焊工操作规程1合闸前必须先检查箱壳接地是否符合要求,箱内有无接头松动,灭弧罩有无脱落,电线绝缘是否破损,保险插接牢不牢以及是否有电导物如水金属物体等将带电部分与箱壳短路或相间短路等。2.
-
高频炉安全操作规程1 必须两人以上方可操作,并穿戴防护用品,事先应检查屏蔽和防护遮栏是否良好,设备各部分接地是否可靠。工作时闲人免进。2 冷却水压应在 1.22 个大气压之间,不准用水触及冷却水。设备.
-
热风岗位安全规程1 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2 去煤气区作业时,必须两人以上,带好煤气测试仪,看好风向,站在上风头操作,防止煤气中毒。3 去高空作业时,上下梯子要扶好,踏稳,禁止往下扔东西。4 热风.
-
自动和手动切割工具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应首先检查切割工具设备胶管轨道和周围环境,确认一切正常方可开始操作。2切割密封容器等时必须保持通风,切割用的胶管不要滑入平台孔内,防止烧坏。切割后留下的熔渣和杂物.
-
闪光对焊机安全操作规程一工作人员应熟知对焊机焊接工艺过程:1连续闪光焊:连续闪光顶锻,顶锻后在焊机上通电加热处理;2预热闪光焊:一次闪光烧化预热二次闪光顶锻。二操作人员必须熟知所用机械和技术性能如变压.
-
炉前工安全规程1 取样时要观察炉内渣面是否平稳,防止炉内反应激烈钢渣喷溅到平台上伤人。2 取样时样勺样模要干燥,身体不能正对取样孔,样勺不能放在有水的地方。3 测温时身体不能正对取样孔,以免溅渣伤人。.
-
交流焊机工安全操作规程1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初次级线接线正确,输入电压符合电焊机的铭牌规定,接通电源后,严禁接触初级线路的带电部分。2次级抽头连接应压紧,接线柱应有垫圈。合闸前应详细检查接线螺母螺栓及.
-
板金工安全操作规程1坚守岗位,乱岗睡岗不酒后上岗不作与工作无关的事。2工作前,检查各种锤有无卷边伤痕,锤把有无裂纹,并加铁楔装牢,平锤压锤扁锤冲子等工具的顶部严禁淬火。3铲剁铆等工作,不准对着人操作。.
-
拦焦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非本车司机禁止开车。2开车前应注意观察轨道上是否有人和障碍物。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车辆。3行车前必须鸣号,并注意前方情况。4导焦栅启门机构未退回原位时,禁止开动拦焦车。5拦焦车行.
-
焊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1 焊接机械应放置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 5m,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2 使用焊接机械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
-
炉前工安全操作规程1.上岗前,劳保用品穿戴齐全;在测温时,时刻观察炉渣液面是否平稳,防止因炉内剧烈反应而发生钢渣喷溅伤人事故。2.把各种用具摆放有序,随用随清。3.在测温时,测温者身体侧对取样孔,避免.
-
氧气焊割工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者必须具有考核合格上岗证。2生产工作前,应首先检查氧气瓶乙炔瓶的完好性,确保安全可靠。3检查氧气管乙炔气管应无渗漏现象。4检查焊具割具应完好,安全可靠。5无论固定位置或移动.
-
手工电弧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在雨雪天,不得进行露天施焊。2在高处作业时,不准将焊接电缆放在电焊机上;横跨道路的焊接电缆必须装在铁管内,防止被压破漏电。电焊机与高处焊补作业点的距离要大于 10m,焊机应.
-
氧焊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氧气瓶不可撞击震动,搬运时必须有防震圈,严禁接近高温火源,在室外焊接时避免烈日暴晒。2检查氧气瓶口是否漏气时严禁用火来试验,氧气瓶内的压力降到 2 个大气压时,不得再使用。3氧.
-
5454A 清理滚筒操作规程1遵守铸造设备通用操作规程。2检查滚筒入口处是否与滑道相碰,如果相碰,应及时处理。3先点动试车,然后空运转 23 分钟,检查传动系统电动机联轴节减速器与滚筒的运动是否平稳,.
-
电火花切割安全技术规程作为电火花切割加工的安全技术规程,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是设备安全。具体有以下几点。操作者必须熟悉切割设备的操作技术,开机前应按设备润滑要求,对设备有关部.
-
混合气体保护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作业前必须穿戴好面罩护套脚套。遵守焊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本设备者禁止使用。2操作前,必须确认作业现场无易燃易爆物品,设备完好。焊机电源线引出线.
-
等离子切割机操作规程1应检查并确认电源气源水源无漏电漏气漏水,接地或接零安全可靠。2小车工件应放在适当位置,并应使工件和切割电路正极接通,切割工作面下应设有熔渣坑。3应根据工件材质种类和厚度选定喷嘴孔.
-
锻坯加热司炉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检查炉门升降机构及配置是否完好牢靠,输送坯料燃料及空气机械或管道是否缺损,如有机械失灵及漏油漏气应及时修好再用。2 用压缩空气吹扫清理炉膛中的氧化皮碎砖及其他无关物件.
-
等离子切割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人员正确穿戴好安全劳防用品2.车架移动时,请注意身体碰撞3.切割前检查电压,气压,冷却水是否损坏漏电4.切割前检查周边易燃物及时清理5.吊钢板前底架放平不得倾斜6.吊钢板.
-
白铁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白铁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字铁铁管等工夹具要装设牢固放置平稳,使用钻床剪板机应遵守有关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焊制完毕应将炉火熄灭。使用电烙铁应先检查是否漏电并放在稳妥的地方。烙铁.
-
手工气焊割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1严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电石乙炔发生器溶解乙炔气瓶,水封安全器橡胶软管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规则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规程。2乙炔站应由专人操作,遵守乙炔站安全运行规程.
-
压力炉操作规程一烧结前准备1压力炉每年由负责压力容器部门专门进行染色检查。高压氩气压力表尤其负责炉内压力,高压进气阀要定期检修。高压气口不能对准人。炉内通气孔至少每月通一次。2必须每周检查冷却水过滤器.
-
中频真空炉烧结工安全操作规程1中频电源真空炉炉体感应圈之冷却水源蓄水池之水必须充满,水中不得有杂质。2开动水泵,使其中频电源,真空炉感应圈炉体冷却系统水循环正常,并调整水压控制在规定值。3检查真空泵电.
-
线切割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规范生产现场,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确保生产安全。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线切割操作岗位。3日期:本规程于 2007 年 3 月 18 日发布,自 2007 年 .
-
气焊工火切安全技能操作规程1 工作前必须查抄并试验焊枪割枪 表降低压力器 保险装配及氧气带和电石气带是不是杰出,发明问题实时补缀改换,氧气带电石气带严禁混用2 点燃焊割枪时动作要快,操作中如遇哨嘴拥塞.
-
落砂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工作场所应当经常喷水雾。2 落砂前应了解铸件砂箱的质量包括型砂芯砂的质量是否超过落砂机及使用起吊设备的额定负荷。禁止超负荷运行和起吊。3 了解铸件的浇铸时间及铸件的开箱时间。.
-
埋弧焊机操作规程1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各部分导线连接良好,控制箱的外壳和接线板上的罩壳盖好。2应检查并确认送丝滚轮的沟槽及齿纹完好,滚轮导电嘴块磨损或接触不良时应更换。3作业前,应检查减速箱油槽中的润.
-
多角筛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遵守铸造设备通用操作规程有关规定。2工作前,检查筛钢或筛板的磨损情况,如磨损严重,影响生产,应通知维修人员修理或更换。3工作前,先点动试车,然后空运转 23 分钟,并检查传动系.
-
手工电弧焊工操作规程1 应掌握一般电气知识,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规程,还应熟悉灭火技术,触电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2 工作前应检查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各接线点是否良好:线路横越车行道应架空或安置保护盖;焊机.
-
球铁处理炉前操作规程1.材料准备1.1 铁水应确保化学成份合格,出铁温度:电炉:14401480,冲天炉14201480。1.2 球化剂:应严格按规定的牌号及数量加入:电炉:1.31.5,冲天炉1.5.
-
碳化钨浸润焊技术操作规程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化钨浸润焊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的碳化钨浸润焊2 准备工作21 熟悉图纸和工艺文件,详细了解工艺规程和对钎料碳化钨粉末的要求。22 检查工.
-
中频感应炉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方准进行操作,操作者应熟悉本机的性能结构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2.必须有两人以上方可操作中频设备,并指定操作负责人。3.首先查看进线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