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润检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上岗前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检修工作只能在设备正式停车之后进行,先关高压阀门,后关低压阀门,在压力表指零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检修完毕后,先开低压阀门,后开高压阀门。2检修中.
-
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应配备专人操作,并要求具有真空电气和辉光放电等氮化方面的基本知识,炉前指定操作负责人。2真空系统配电箱操作柜等装置均应接地良好。3阴极接线柱对地绝缘电阻必须用100.
-
净化系统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1遵守合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本规程;2禁止酒后作业,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女工严禁披散长发,严禁穿裙子穿高跟鞋上班;3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净化设备,开机前检查好设备.
-
合金公司行车工安全操作规程1行车应由专职或兼职行车工操纵,操作前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女工要戴工作帽。严禁酒后作业。2检查天车应停靠在安全地点,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告牌,地面应设围栏,.
-
炼铁高炉操作安全要求1 炉顶压力不断增高又无法控制时,应及时减风,并打开炉顶放散阀,找出原因,排除故障,方可恢复工作。2 休风或坐料应遵守下列规定:应事先同燃气煤气主管部门 氧气鼓风热风和喷吹等单位联.
-
尿素分析室安全操作规程7.1分析室内应配备防护眼镜胶皮手套防毒面具等劳保用品,现场取样时应注意穿戴齐全,人站在阀门侧面,取样后应将取样阀关闭好,防止有腐蚀性的介质落入碳钢设备和管线上。7.2在高空处或.
-
冰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1系统原始开车前应进行吹除清洁试气密。3.2开车前所有仪表应进行调试正常。3.3应当严格遵守岗位工艺指标与操作规程,不得私自更改。3.4开车前检查所有的阀门开关是否正确,电气装.
-
供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1上岗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经安全考核合格后方能凭安全作业证独立上岗操作。1.2工作前应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1.3启动电气设备时,.
-
盘管加热炉操作规程一启动前的检查1检查各仪表是否正常,人孔着火孔防爆门是否关闭。2检查烟囱挡板开关是否灵活,并将打开进行通风。3检查加热炉进出口阀门以及燃气管线各阀门是否灵活好用。二启动1倒通燃气阀门.
-
机电车间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 焊接前准备1.1 电焊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1.2 所有交直流电焊机的金属外壳,都必须采取保护接零。接地接零电阻值应小于 10 欧姆。1.3 多台电焊机的接地.
-
焊工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操作及职业健康工作:1 熟悉所切割焊接工件的质量标准和技术特征,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2 施工前清理作业现场清除易燃易爆物,备好灭火器材;切断或关闭所切割或焊接设备的电源水源风.
-
电焊工安全技术操作1 严格按照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对电焊机设单独开关,并将电焊机外壳做好接零保护或接地保护。2 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
-
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机安全操作技术规程1应根据施焊钢筋直径选择具有足够输出电流的电焊机。电源电缆和控制电缆联接应正确牢固。控制箱的外壳应牢靠接地。2施焊前,应检查供电电压并确认正常,当一次电压降大于 8.
-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操作规程电焊工须经培训考试,并持有操作证者方能独立操作,未经专门培训和考试不得单独操作。遵守电焊作业通用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前认真熟悉焊接有关图样,弄清焊接位置和技术要求。1 准备工作.
-
焊接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焊接 2.术语 2.1 焊接:是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两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加工工艺和联接方式。焊接应用广泛,既可用于金属,也可用于非金属。2.2 .
-
埋弧焊安全操作规程埋弧焊的安全技术大部分和手工电弧焊相同。埋弧焊焊工除掌握手工电弧焊安全技术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埋弧焊设备前要认真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接地良好,各部分焊接电缆及导线有无松动现象,以.
-
研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碎样时,先将研钵盖紧放平,并旋紧丝扣,盖好碎样机。2碎样机运行时,身体应远离碎样机 30 厘米,严禁触摸。3破碎或研磨试样时,不能正对或靠近破碎机加料,以防试料溅伤。4调整破碎机.
-
铁件岗位安全规程1测量炉柱和调节弹簧时要注意安全。2禁止从炉上往下扔东西。3使用梯子测量时,应遵守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4测量调节使用的工具应装入工具袋,以防掉下打伤他人。5在机侧工作时应注意.
-
手工弧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工作前应检查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各接点是否良好,线路横越车行道应架空或加保护盖,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有良好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得超过 4 欧姆;焊条的夹钳绝缘和隔热性能必须.
-
气焊与气割安全操作规程1氧气在使用时,应立放绑牢,严禁用带有工具启闭氧气阀门。2装氧气调压器前,应先吹扫氧气瓶咀,操作人员应站在氧气出口的侧面。3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易燃物或明火之间的距离不少于 10 .
-
气焊气割安全操作一一般安全要求1乙炔使用时最高工作压力禁止超过 147kPa15kgfcm2表压。2禁止使用紫铜银或含铜量超过 70的铜合金制造与乙炔接触的仪表管子等零件。3乙炔发生器,回火防止器氧气.
-
使用乙炔气瓶安全操作规程一乙炔气瓶在使用时的环境温度一般不得超过 40。否则,应采取降温措施。二严禁敲击碰撞。三吊装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夹具和防震运输车,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吊装。四严禁放在通风不良有.
-
焊工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 操作及职业健康工作:1.1 熟悉所切割 焊接工件的质量标准和技术特征,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1.2 施工前清理作业现场清除易燃易爆物,备好灭火器材;切断或关闭所切割或焊接设备的电.
-
风眼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正常进风时,风口应有星星状的光辉点。严禁在前渣口堵塞时打风眼,发现风口有跳渣现象应及时通知出渣口处理。2风口清打后仍看不到焦碳时,要关好本风眼的风闸烧去堵塞的炉渣及炉结,发现风.
-
铆焊设备通用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者必须接受培训和要求进行操作,并定期对机床进行维护保养,以保持安全操作条件,必须熟悉设备的一般结构及性能,严禁超性能使用设备铆焊。非本设备操作人员未经允许严禁开动 2 .
-
干吸岗位操作规程开车顺序及操作1 检查设备管道阀门是否完好,阀门是否关严,酸泵润滑油是否足够,检查电动机和泵的连接是否正常。2 检查各循环槽的酸位,要求在正常的范围内,停车前适当降低循环槽液位。3 检.
-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操作规程1不得在狭小密闭的地方进行焊接。2工作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先预热 15 分钟。3开气时,操作者必须站在瓶咀的侧面。4移动二氧化碳气瓶时,避免压坏焊接电线以免漏电故发生。5修.
-
现场酸水及贵金属取样测定安全操作规程1必须熟悉取样点及其周围的环境;取样时应走常规的安全路径。严禁带酒意到现场采制和测定样品。在现场测定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排除或报告。2进入现场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
浇铸机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上岗,每班选派专人操作,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2检查电气线路控制盘开关是否完好。3检查油泵油位油缸压力表等液压系统是否运转正常。4检查浇铸机行程开关与模具配合.
-
等离子切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检查作业场所的环境安全设施,确认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方可进行作业。作业前,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同时遵守电焊及相关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 检查设备工具是否完好.
-
手工电弧焊工安全规程1应掌握一般电气知识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规程;还应熟悉灭火技术触电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2工作前应检查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接线点是否良好;线路横越车行道应架空或加保护盖;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
-
焊工高空作业操作规程1 高空作业必须先检查梯子,脚手架搭设是否牢固,平稳.高空作业应穿软底绝缘鞋 3m 以上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2 再高空焊.割作业时,必须有监护防火员,备有盛满水的水桶,沙箱.灭.
-
清理地沟安全操作规程1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穿戴齐全。2工作前必须安全确认,认真检查吊具,工具等。3现场和行走通道必须无杂物,防止跌倒而引发意外。4现场照明要符合要求。5严防铁器与大母线及其它导电体相连,防.
-
打料工安全操作规程一上岗前必须穿戴好齐全的劳动保护用品。二天车工必须严格执行天车工安全操作规程,且必须对天车进行安全确认后方可使用。三吊袋时,天车必须听从地面人员的指挥。四割袋时,打料工身体必须在吨袋.
-
对焊机安全操作技术规程1电焊机的使用应执行 JGJ 332001 第 12.1 节第 12.4 节的规定。2对焊机应安置在室内,并应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当多台对焊机并列安装时,相互间距不得小于 3m,.
-
氧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氧焊工应经过安全教育,并接受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2每次作业前,应将灭火器准备妥当。3作业前必须带好手套安全帽防护镜。4检查氧气瓶乙炔瓶的阀门及管线是否有泄露,压力表安.
-
氨泵安全操作规程为确保液氨泵的安全启动和正常运行,要求当班操作人员必须详细检查以下几项:4.1检查油位油冷却水填料密封水,必须合乎开车要求。4.2检查氨泵出口阀入口阀付线阀,必须合乎开车状态。4.3启.
-
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1严格控制触媒层温度,热点温度波动范围中变控制在10以内,低变应控制在5以内,根据半水煤气成分流量及蒸汽压力的变化,及时调节冷凝煤气副线和蒸汽加入量,以保持触媒床温度在正常范围.
-
冷镦机安全操作规程适用机型:A111 Z116,52BA 82BA Z128A,A123 Z1212,A124 Z1216,A163,A164,A125 Z1520,A411 ZA418,A412 Z.
-
水泵工安全操作规程1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或做与工作无关的其他任何事情。2新来人员未掌握各项规程和制度以前,必须有老师傅在场指导。3设备起动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4设备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