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安全职责一 起重司索与指挥起重司索是指在起重作业中对物体进行绑扎挂钩起吊就位等作业的人员。起重指挥是指挥起重机司机完成对重物起吊和就位作业的人员。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是起重作业整个实施.
-
压力容器房清洁卫生制度1 压力容器房不准存放与压力容器操作无关的物品,压力容器用电备品备件操作工具应放在指定的地方,摆放整齐。2 压力容器室地平,墙壁门窗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3 每班下班前,对工作场地.
-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的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促进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373 号令特种设.
-
生产用气体钢瓶安全管理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用气体钢瓶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本标准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用气体钢瓶的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
-
压力容器管理法规压力容器属危险性大的生产设备,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国务院颁发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了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条例和容规都是强制执行的压力.
-
液化气站安全生产制度1泵房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的规定要求。2严禁烟火,不得带入火种,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可以存放少量润滑油,但不得存放汽油煤油等。3进入泵房人员着装应符合安全规定。4泵房内外应放置.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一 总 则第一条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务院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
-
压力管道管理人员的职责压力管道必须由专人管理,并履行下列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压力管道的标准法规制度;2建立健全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办理压力管道的使用证;3编制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4参与压力.
-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为设备管理提供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的依据,是管好设备和基础工作,必须认真做好。1有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2特种设备要有安全技术档.
-
报废液氯钢瓶处理制度1在液氯钢瓶所有检验项目中,其中检验出任意一项瓶体的不合格项目都应终止以后的检验项目。2钢瓶检验员在检验到不合格项目时,应将检验数据如实填写在检验记录上,并交检验责任工程师判废。3.
-
工业气瓶安全管理规定气瓶存储:1气瓶的储存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相关人员要了解气瓶气体的安全知识。2气瓶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可燃助燃气体气源;距离明火 10米以外。3瓶库有明显的禁止烟火的安全标志,并.
-
流动式起重机一般安全守则第一条认真执行流动机械安全通则。第二条启动前确认各部件是否完好。第三条行驶前将钩头用封钩绳挂牢,吊臂放到规定的角度,支腿收好,转台销牢。第四条作业前:1了解现场情况包括场地地基.
-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三方面制度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应从起重机械安全状态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三个方面进行。1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项目包括:1司机守则和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2.
-
特种设备和安全防护工程安全验收制度为保证安全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和落实,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正常进行施工生产,安全验收是安全检查的一种基本形式,施工项目必须执行安全验收制度。一安全技术方案验收1项目.
-
气瓶安全管理条例1 使用1.1 使用气瓶时严禁敲击和碰撞。1.2 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可用温水解冻。1.3 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气瓶,不许靠近热源。1.4 盛装易燃可燃气体的气瓶与明火的距离.
-
气瓶室安全管理制度本制度规定了气瓶室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并要求严格执行,认真做好压力气瓶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气瓶要严格按规定送检,严禁使用超期气瓶。二易燃气体气瓶与助燃气体气瓶不得混合放置。易燃气体及有毒气.
-
特种涂装作业安全环境管理规定1 目的为加强船舶及海工 以下简称船舶 建造特涂作业和专用设备的安全环境管理,防止发生事故,特制定本规定。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各企业船舶建造特种涂装作业安全环境管理。3.
-
特殊设备管理规定一严格执行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输配电等特种设备的规章制度,各种设备运行记录齐全数据准确。二蒸汽锅炉,分汽包,空气压缩机的风包,油水分离器,以及氧气,乙炔瓶属于压力容器。三新购特种设备必须有.
-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特种作业人员包括:1 电工作业;2 金属焊接气割作业;3 起重作业包括电梯驾驶;4 起重设.
-
氨气瓶安全管理规定操作人员应熟知氨的性质及应急处置办法,并按照一下规定执行:1操作人员应戴好口罩,操作时站位合理,严禁瓶口对这人员,开启时缓慢操作。2氨瓶应放置在距工作场地至少 5 米以外的地方,并且.
-
锅炉操作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的性能构造和原理,操作前,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二生火前,应检查各阀门水管汽管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表排污阀等是否处在完好状态。三锅炉用水要经软化处理,并保.
-
设备安全规范1锅炉压力容器的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和化学清洗,必须执行国务院有关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规范;2特种设备的安装修理检验,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安全许可或认证;3生产使用.
-
起重安全管理制度一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所操作的起重机械结构性能载重量等,经考试合格,方可独立操作。二操作人员要做到五好是:五好:思想集中好相互联系好机器检查好扎紧提放好统一指挥好。三当起重电梯行.
-
设备安全生产检修管理制度1.检修前各单位要成立检修指挥部,对检修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导,各种机具的调配,其成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2.停工检修项目应做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
-
施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第一条:认真执行劳动法,贯彻执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工作的规定,同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持证制度。第二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
-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特种作业人员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前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岗位需求的审核,报安全环保部备案,由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培训考试取证。2特种作业人员在培训取得作业.
-
塔吊司机职责一起重机的指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担任指挥。作业时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指挥人员的信号,如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如果由于指挥失误而造成事故,应由.
-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岗位职责1熟悉并执行起重机械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2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知识培训,由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做到持证操作,定期复审。3有高度责任心和职业道德。4做到懂性能懂原.
-
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特种设备安全职责1总经理是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的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2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3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法规规章.
-
气瓶检查登记制度一用户在送瓶来充装时,应先对气瓶进行了检查,确认其气瓶产权是否为本站所有或者为本站托管气瓶,作好登记;二气瓶充装前,应有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的检查,确认瓶内气体并做好记录。三对属于.
-
起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起重设备安装管理制度1起重机械安装必须选择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起重机械安装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2安装单位安装前应具备的资料和手续;1安装单位的资质证安装人员的资格证;.
-
气瓶充装安全管理制度一安全教育1每位工作人员上岗都应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包括设备安全操作,消防安全知识,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内容。2消防安全人员应经专业的消防安全培训,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消防安全.
-
氨制冷压力管道监控使用单位监控措施和安全责任依据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和在用氨制冷压力管道全面检验缺陷处理意见实施检验,氨制冷压力管道被评定为监控使用的单位,必须落实以下监控措施和安全责任,确保压力.
-
司炉工安全职责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不擅离职守。2上班不做与岗位无关的事,精心操作,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应予抵制。3搞好文明生产,穿戴好防护用品。严禁当班喝酒和酒后上岗。4认真做好锅炉.
-
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安全规定1选择钢丝绳时,作为提升用的钢丝绳其抗拉强度不得小于 155kgmm2。2提升钢丝绳应做定试验,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时起一般每隔一年试验一次。3各种提升装.
-
起重设备吊车行车等安全使用规则1起吊前必须对电机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和试运转。2操作时思想高度集中,开车前要发出音响信号,并注意观察附近设备和人员活动情况。3禁止超负荷起吊,对所吊重物重量估计不足时,应作.
-
锅炉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岗位责任:1负责锅炉的操作工作。2做好安全操作,争当四有职工标兵。3做好本职工作,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二岗位道德:1熟悉本职工作,诚实勤奋,对工作严要求细操作达要求。2爱.
-
气瓶档案管理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制度1 本单位安排专人建立气瓶登记台账和档案,对气瓶状况采用气瓶动态管理系统 进行计算机管理;2进入电脑管理系统的气瓶必须技术资料完整,气瓶登记台账应做到一瓶一卡,内容应.
-
空分装置安全运行管理规定第一条空分装置在生产过程中有碳氢化合物在液氧中积聚的条件,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较大,特别是石油化工企业的空分装置周围空气碳氢化合物含量较高,更增加了危险性,为确何空分装置的安全运行.
-
起重机械常规维修保养制度1起重机械常规维修保养是保障特种设备正常运行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2动力队对起重机械应定时负责常规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3动力队提出和制件设备的备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