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种作业与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办法为了加强规范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防止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73 号特.
-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管理规定1 范围本标准明确了压力管道管理指导思想管理范围管理机构;压力管道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管理检验修理改造等各环节必须遵守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管理。2 管理职责2.
-
悬臂吊电葫芦安全技术规定1非操作人员严禁启动使用。2起吊前严格检查钢丝绳的强度和接口是否牢固。3摘拉起放物品要拴好挂牢。4操作时下部严禁站人,加强周围了望,上炉顶一人操作,一人了望,下边一个监护。5严.
-
锅炉房岗位责任制1 司炉班长岗位责任制 1认真执行国家各项安全技术法规,积极组织司炉工人学习业务技术。督促和检查司炉人员做好本职工作,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章作业的现象能及时.
-
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守则1负责起重机日常维护管理,掌握起重机生产动态,保障正常生产。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起重司机的十不吊,即捆不紧不吊无指挥人不吊重不清不吊看不清不吊棱角未加衬不吊四周有人不吊设备.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一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责任主体,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条例D23,使用.
-
运输分公司氧气瓶乙炔瓶使用管理制度氧气瓶,乙炔瓶使用管理制度,是运输分公司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依据,是规范管理指导强制氧气瓶,乙炔瓶使用规定制订执行的安全管理制度,来规范单位自身的安全工作,从而建立起单.
-
起重机械现场管理制度第一条 为加强起重机械的全面管理,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列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包括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
-
现场压力表检定管理制度1.0 目的为了贯彻中国政府关于计量管理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方面的法律法规,顺利开展 xx 公司装置现场压力表的检定工作,特制定本文件。2.0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 xx 公司生产装置.
-
企业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各级主要责任人员的职责一 企业主管设备负责人或主要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1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以指导自己的工作,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关于设备管理方面的条例和有关压力容.
-
特殊作业人员安全职责特殊作业人员安全职责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模范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不违章作业;2积极参加安全活动,服从各级各类人员有关安全生.
-
沈阳站改造现场压力及可燃气体管理制度在现场施工使用的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乙炔丙烷石油液化等盛装气体的钢瓶,应按以下规定执行。1现场使用的钢瓶必须在检定合格期内,不得超期使用。2 气体钢瓶运输存放时.
-
易燃压力容器防火防爆制度1电焊气焊二氧化碳保护焊必须由经过安全技术考试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操作。2氧气乙炔瓶的运输搬运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并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定。氧气瓶应有两个防震圈和安全帽搬运时.
-
特种防护用品管理及检验制度1 特种防护用品暂定为: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安全绳安全鞋防静电导电安全鞋绝缘靴鞋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电焊面罩防噪声护具电焊护目镜炉窑面罩防尘口罩防尘口罩滤料防静电工作服防酸工作.
-
副总经理安全生产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职责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上级部门有关规章决定,协助总经理完成分管工作任务。2分管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安全技术管理特种设备.
-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凡属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电气焊工登高架设工塔吊起重工信号工急救人员机械操作工等工种,必须按国家建设部规定要求持证上岗。2.特种作业人员,除应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外.
-
锅炉申报定期检验制度1 目的和范围11 目的为使锅炉保证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锅炉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12 范围121 适合于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法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
使用乙炔瓶应遵守哪些规定1使用前,应对钢印标记颜色标记及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凡是不符合规定的乙炔瓶不准使用;2乙炔瓶的放置地点,重瓶与空瓶应分别存放,不得靠热源和电器设备,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 10m高.
-
特种设施管理制度1 范围1.1 凡在化工生产岗位中的温度计压力表,液面超限报警装置安全联锁装置事故停车装置,高压设备的防护泄压装置低压真空密闭装置防止火焰传播的隔绝装置,起重设备的行程和负荷限制装置电.
-
行车叉车交接班规定1 接班:1.1.接班前先了解上班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接班计划设备状况安全信息等传递。1.2.依据1横切点检表的内容要求进行点检记录。1.3.检查安全设施有效性和完整性:数量不能缺少,没.
-
起重机定期报检制度1起重机械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2 起重机械停用一年重新启用,或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
-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制度1 每个项目部必须配备足够的特殊工种人员,禁止非特殊工种人员从事特殊作业。2 特殊工种人员如:电工起重工架子工电焊工机械工及其他按规定须持证上岗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考.
-
氧气瓶的使用保管和运输的安全规定1.操作人员在开闭气瓶的气阀时,应该站在气阀的接管侧面,使用适当的工具慢开慢闭。2.气瓶的气阀冻结时,应先把气瓶移动较暖的地方,或者用洁净的温水解冻,严禁用火烤。3.氧.
-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1特种设备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2特种设备事故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3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
-
乙炔气瓶安全存放及使用1乙炔瓶的使用现场,存放不得超过 5 瓶;贮存量超过 5 瓶但少于 20瓶,应在现场或车间内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墙隔成单独的贮存间,应有一面靠外墙;超过 20 瓶,应设置乙炔瓶库.
-
起重机申报定期检验制度1目的为使特种设备保证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特种设备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2范围21 适合于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法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特种设备定.
-
气瓶安全使用规定1禁止一切问题钢瓶氧氮氩二氧化碳等进入厂内,包括报废钢瓶低压钢瓶。2国家标准 GB130041999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中规定:对使用年限超过 30 年的气瓶按报废处理,登记后不.
-
桅杆式起重机的使用应符合的安全技术规定1 桅杆式起重机应按国家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和制作,经严格的测试试运转和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 安装起重机的地基基础缆风绳和地锚等设施,必须经计算确定。.
-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制度申报定期检验制度起重机械1目的为使特种设备保证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特种设备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2范围2 1 适合于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法定特种设备检.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度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企业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本企业正常生产,对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责任人考核如下:1公司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
行车叉车设备点检管理规定1 目的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监控,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为定修提供依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的点检管理。3 职责和权限3.1.设备的点检.
-
气瓶安全管理和使用规定氧气瓶乙炔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溶解乙炔气体的专用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为了保障气瓶的使用安全,国家先后颁布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永久气.
-
特种设备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职责1加强单位负责人及主管人员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对企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提高企业特种设备管理水平。2督促企业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
-
氧气瓶的安全存放及使用1氧气瓶存放处周围 10M 之内,不准放有易燃易爆或其它油脂类物品,氧气瓶存放须有专用架子,不得横卧在地,空瓶满瓶必须隔开存放。2氧气瓶存入时必须戴好瓶帽,存放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
-
司炉班长岗位责任制1认真执行国家各项安全技术法规,积极组织司炉工人学习业务技术。督促和检查司炉人员做好本职工作,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章作业的现象能及时制止。并报告当地质监部.
-
氧气和氧气瓶安全使用工作制度一氧气瓶存放的地方,严禁烟火易燃易爆油类等危险物品入内或混放,须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好安全防火防暴工作,备好灭火器材。二氧气瓶的管理搬运人员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合格证上岗,运.
-
锅炉水处理人员交接班制度1交班人员在交班前对水处理设备和化验仪器药品进行全面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能接班:1.1 水处理设备正常软水主要指标合格;1.2 锅炉碱度PH 值氯根等项指标合格;1.3 化验仪.
-
自行式起重机的使用应符合的安全技术规定依据: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 JGJ27620121 起重机工作时的停放位置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且作业时不得停放在斜坡上进行。2 作业前应将支腿全部伸.
-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一特种设备操作工人要发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认真保养好设备。二各岗位要实行操作工人为主,机电化仪四结合的设备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
-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教育制度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作。2操作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当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机构和单位内部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