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压监测制度.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监测 制度
- 资源简介:
-
《矿压监测制度》讲解了为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并防止顶板事故发生,需要强化围岩稳定状况监测工作。文件规定了组织结构与职责界定,其中明确矿总工程师对全矿矿压监测负总责,生产技术部部长负责日常管理,而施工单位和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监测任务如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等。针对开掘部分的煤巷与岩巷,制度详细规定了锚杆及锚索拉拔力试验、顶板离层仪安装与保护、巷道位移测站建立、混凝土强度检验等操作要求,并强调在发现异常时需及时分析处理。对于采煤部分,制度涵盖了采煤工作面矿压监测指标,包括“三量”和围岩破坏特征,以及综采(综放)、炮采(高普)工作面的具体监测方法,如支架阻力观测、支柱下缩量测量、压力曲线图绘制等,并且特别指出初次放顶期间的监测频率和数据记录方式。此外,文件还提及了巷道移交过程中监测资料的交接程序,确保矿压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和数据完整性。
《矿压监测制度》适用于煤矿企业中涉及矿井开采的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矿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成员、各施工区队及其技术人员。此制度尤其适用于从事煤巷、岩巷开掘作业以及综采、炮采等不同采煤工艺的工作人员。它为这些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原则,确保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按照规范进行矿压监测,有效预防顶板事故,保障作业安全。同时,该制度也适用于参与矿井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专业人士,为他们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确保矿井的安全高效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