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1

类型动力分厂“9•17”#4 锅炉灭火、#2 汽轮机打闸停机事故.docx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159425
  • 上传时间:2022-07-25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3.1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动力分厂“917”#4 锅炉灭火、#2 汽轮机打闸停机事故 动力 分厂 17 锅炉 灭火 汽轮机 停机 事故
    资源描述:
    动力分厂“917”#4 锅炉灭火、#2 汽轮机打闸停机事故一、事故经过:2014 年 9 月 17 日调度中心按到动力分厂当班班长马天宇电话汇报 4#炉因汽包液位低联锁停车,迅速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65通知空分、动力脱硫、气化酚氨回收液氨蒸发系统做停车处理,同时通知各换热站及博元公司已无低压蒸汽做相应处理,后经询问具体事故主要情况如下:17:58 动力 2#汽轮机凝结水母管压力由 1.93Mpa 突降至0.47Mpa,排气装置液位由 982mm 迅速下降,监盘人员陈靖立即采取开大回流阀等手段进行调节,因 2#汽轮机凝结水回流至排气装置无法补入 2#高压除氧器, 除氧器液位出现下降趋势,补中继水维持高压除氧器液位,因大量凉水补入,1#、2#高压除氧器压力下降且水位大幅波动。18:13 1#高除液位 500mm、压力 0.22Mpa、温度 138。2#高压除氧器液位 1579mm、压力 0.21Mpa、温度 137。18:15 #3 给水泵出现汽蚀现象出口压力出现持续下降,备用泵未自启,手动抢启 4#、#5 给水泵,但启动失败(原因 1#高压除氧器两个液位同时低于 1000mm) ,汽包液位低造成 4#锅炉灭火。18:18 2#发电机组负荷降至 5 MW ,18:34 2#机打闸停机。二、事故原因分析:(一)2#机 2#除铁器反洗排放气动门误开,造成 2#机凝结水母管压力低,2#机凝结水不能进入高压除氧器作为补水,1#、2#高压除氧器水位低,补入中继水后导致高压除氧器压力下降且不平衡,1#、2#高压除氧器水位大幅度波动,运行给水泵发生汽蚀,导致给水母管压力低,锅炉汽包水位无法维持,造成锅炉低水位保护动作,是引起该事故直接原因。(二)给水备用泵不自启且因启动条件限制不能手启,汽包液位不能及时补充造成液位低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三)运行人员发现问题后未能及时做出正确判断,导致未及时关闭除铁器正洗排水阀。在处理故障过程中方法不得当, 未能有效控制锅炉水位, 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三)动力分厂对员工岗位培训不到位,运行人员对现场不够熟悉,巡检不到位,发现故障不及时(此次事故现场跑水已经很多,如现场熟悉巡检到位应该能及时发现,或可避免此次事故的发生) 。(四)动力分厂管理上存在漏洞,此阀门归化学水专业管理,DCS 画面在主控室,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沟通,且未安排专人监控阀门的开关情况,对此疏于管理。三、防范措施:(一)查清楚除铁器正洗排水气动阀误开的原因,并做相应处理。安排专人实时监控此阀门状态,防止再发生误动;(二)在排水气动阀前增设手动阀,在除铁器不正反洗时关闭手动阀,避免误动造成跑水;(三)加强运行人员培训,总结事故经验,提高运行人员技能水平,加强巡检,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准确分析出原因并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四)除铁器及正洗排水气动阀门均在集控区域,而操作及监控管理却归属化学水专业,对于管理和操作十分不便,在化学设置监控画面做到实时监控,动力分厂要对此设备的操作及管理进行优化。(五)技术部牵头相关部室研究给水泵备用泵的启动条件可否进行优化,给水泵备用泵的启动条件设计是 1#高压除氧槽两个液位同时处于 1000-2000mm, 是否可以变更为 1#、2#高压除氧槽四个液位关系为“或”的关系。(六)本着“四不放过”原则对此次事故进行全员学习,要求每名员工都真正受到教育,避免以后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动力分厂“9•17”#4 锅炉灭火、#2 汽轮机打闸停机事故.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159425.html

    友情链接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