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微湿地修复技术规程DB11T1928-2021.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湿地 修复 技术规程 DB11T1928 2021
- 资源简介:
-
《小微湿地修复技术规程》讲解了北京市域范围内退化或消失的小微湿地以及城市腾退建设用地、造林地块低洼地或预留集雨坑等小微湿地的修复工作。文件规定了小微湿地修复的功能目标、原则、要求、监测和运行维护等技术内容,为湿地修复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框架。规范明确了小微湿地的定义及其生态功能,并详细描述了修复工作的四个主要功能目标:净化水质、蓄滞径流、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景观游憩。在修复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态优先、科学恢复,以及突出功能、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文件还对修复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详尽说明,包括修复区域的选择、水源利用、与周边设施整合等方面,并强调了内部水流管理的重要性。此外,该规程对小微湿地修复后的监测与运行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修复后的湿地能够长期稳定发挥其生态功能。
《小微湿地修复技术规程》适用于北京市域内所有需要进行修复的小微湿地,特别是那些因人类活动或其他因素导致退化或消失的湿地。它不仅针对城市绿地中的小微湿地修复项目,也适用于农村地区及城市周边自然环境中的小微湿地修复工程。此标准为园林绿化部门、环境保护机构、城市规划部门等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小微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