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7部分:稻鲤(山丘型)SCT1135.7-2022.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7部分:稻鲤山丘型SCT1135.7-2022 综合 技术规范 部分 稻鲤 山丘 SCT1135 2022
- 资源简介:
-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7部分:稻鲤(山丘型)》讲解了稻鲤在山丘地区进行综合种养的具体技术要求。该标准涵盖选址规划、环境条件、田间工程设计与施工、养殖管理、水稻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对于选址,文件指出要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区域,同时应考虑地形特点和水利条件。环境条件方面,强调水质、土壤特性需满足特定指标,以保障鲤鱼生长和水稻产量。田间工程设计包括进排水系统建设、防逃设施安装等内容,确保农田结构稳定并能有效支持水产养殖。养殖管理部分详细说明了苗种放养密度、投喂策略、日常监测等措施;水稻种植管理则涉及品种选择、育秧移栽、施肥灌溉等操作流程。病虫害防治章节提出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方式预防和治理常见病虫害问题,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平衡。产品质量控制明确了收获时的质量检测标准,确保产出的稻米和水产品符合市场准入要求。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7部分:稻鲤(山丘型)》适用于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地带从事稻鲤综合种养生产的农户及专业合作社。它为这些地区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生产指导和技术依据,帮助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通过遵循此标准,可以促进稻渔共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