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固体进样直接法GBT8152.11-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固体进样直接法GBT8152.11-2023 精矿 化学分
- 资源简介:
-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固体进样直接法》讲解了汞在铅精矿中的检测技术,针对提高测量准确性和精度提出了详细规定。文件涵盖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固体进样直接法两个具体方法,阐述了每种方式适用的具体情境和技术细节。对于原子荧光光谱法,文档描述了其对仪器的要求,例如需要具备一定灵敏度的荧光光谱仪、校准过程所需的试剂纯度和规格,还包括如何选择波长及狭缝宽度等因素对荧光线强度的影响,同时说明样品前处理的方法步骤。对固体进样直接法进行了介绍,该部分内容着重讲述了使用石墨管或其他形式加热装置对铅精矿中汞进行挥发释放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并给出实验条件参数如升温程序和载体气流的选择。为确保测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标准强调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环境因素控制、设备性能监测以及平行样对比等质量保证方案。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固体进样直接法》适用于从事金属矿产加工、检测领域内的科研机构和技术人员,特别是在有色冶金工业体系下的生产型企业。本标准也适合环保部门在进行环境污染源监管过程中作为参照,以评价企业排放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此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相关专业实验室也可依据此标准开展教学或研究活动,在矿业资源开发环节,该规范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27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