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审计及监控管理办法.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审计 监控 管理办法
- 资源简介:
-
《安全审计及监控管理办法》讲解了建立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明确其旨在提升信息通信技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保证业务系统的顺利运行。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制度定义了一系列的职责划分与操作流程,适用于使用 TCP/IP 网络及依托于此协议运行的所有业务平台的维护及相关从业人员。其中具体描述了安全管理员、安全设备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等多个角色各自的责任与分工,例如超级用户账号及权限管理、设备的日维护与监控行为以及各系统的异常事件发现报告等。规定了由各个系统相关维护者完成日常监控工作,并要求由专业的安全审计员进行后续的信息安全状况审计评估,将审计结论汇报至信息安全管理部门作进一步抽检改进决策。
此外,还对监控的具体方面做了细化说明:在网络监控方面指出数据流监测、入侵防范检测是确保通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及主机监控如系统运行参数、文件资源访问控制等环节,数据库性能容量、操作登录监管也包含在内;应用进程跟踪和连接情况记录用于保证应用层级的安全可控。针对安全审计内容,则从网络安全(包括但不限于日志审查)、主机层面到数据库层面均设有详尽条目,特别强调对于非法操作或潜在危险信号的高度敏感性和实时性反馈。通过这种方式来构建一整套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审计及监控管理办法》适用于涉及TCP/IP网络环境及其业务系统的运维管理场景下的所有相关从业人员。它不仅面向内部的信息技术团队成员,比如从事网络安全、数据库、操作系统及应用系统等领域管理和维护工作的人员,也为组织内外部可能参与到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的合作伙伴提供行为规范指引,确保在该文档涵盖范围内的一切信息技术活动都能符合既定的信息安全策略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