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底栖动物种群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GBT42642-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洋 动物 种群 生态 修复 监测 效果 评估 技术 指南 GBT42642 2023
- 资源简介:
-
《海洋底栖动物种群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讲解了为确保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针对底栖动物群落保护与恢复而制定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标准。此指南规定了一系列有关海洋底栖动物栖息地环境调查,生物多样性统计原则以及具体监测操作流程,包括选取样本站位的原则,取样时间的选择等,并阐述如何根据特定参数来量化物种多样性和丰度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实施长期监测以确定修复措施的实际成效至关重要,文中明确了数据收集、整理到评价分析各个环节的要求。对于受自然因素或人为干扰而受损严重的海域而言,指南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生态恢复策略指导框架,从理论依据的阐明直到具体应用步骤的描述均有涉猎。并且强调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工具提高监测准确性,如基因测序技术用于种类鉴定,在实现科学性基础上兼顾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海洋底栖动物种群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适用于从事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机构和个人。无论是科研院校中专注于海洋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专家,还是承担海底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地方环保部门及非政府组织,又或是从事水产养殖业的从业者均可参考本指南。其详细的技术指标有助于各类相关人员掌握正确的底栖动物种群恢复手段,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并且保障在进行任何海洋开发活动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底栖生物的不良影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