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名词术语HJ 1310-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名词术语HJ 1310-2023 入河入海 排污 监督管理 技术 指南 名词术语 HJ 1310 2023
- 资源简介:
-
《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名词术语》讲解了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的法规和技术标准,特别关注于与水环境及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规的落实。文件制定了有关入河入海排污口类型划分的基础名词术语,例如污水被定义为生产生活活动中排放之水;口门是污水通过排污通道进入自然或人造环境水体的出水结构;入河入海排污口则是污水排向水体(如河流、湖泊及海洋)的一种通道,根据目标环境的不同还细分为入河排污口与入海排污口。进一步,根据排放主体性质不同分类有: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处理后排出工业废水的排污口为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将生活污水达标后排往外界水体的位置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而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的排泄物经相应措施处理并排出环境水体之处,则属于农业排口范畴;另外,除却上述明确分类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入河入海排污口归类为“其他排口”。此外,在对排污活动中的参与元素进行术语解析中,提到了污染来源即排放源概念和根据排放源数量特征界定的单一或多排放源排污口的概念,并围绕入河入海排污口的监督、检查、治理以及规范化建立等内容给出了规范定义。
《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名词术语》适用于指导环保从业者在执行入河入海排污监督管理过程中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的专业术语,确保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对于从事生态保护工作的政府部门、环境监管执法部门、环境科学研究机构及环保企业等相关组织机构来说,本指南有助于统一术语,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协作,提升工作效率与准确度。同时,也帮助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了解如何更好地履行辖区内水污染防治任务;以及支持社会公众更深刻认识入河入海排污行为及其管控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