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盾构隧道运营期结构安全评价与病害处置技术规程DB32T310019-2024 DB31T310019-2024 DB33T310019-2024 DB34T310019-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盾构隧道运营期结构安全评价与病害处置技术规程DB32T310019-2024 DB31T310019-2024 DB33T310019-2024 DB34T
- 资源简介:
-
《盾构隧道运营期结构安全评价与病害处置技术规程》讲解了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在运营期间的结构设施检查、监测以及相应的安全状态评价方法和措施。规程明确了对盾构隧道结构安全进行全方位管理的要求,以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标准和方法用于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等不同场景下的结构评估流程,还特别制定了包括初始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等内容,同时结合环境调查为盾构隧道运营期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和支持。除此之外,规程强调了隧道病害处置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步骤,对于出现裂缝、变形等病害问题时如何处理给出了指导意见。本文件将常规监测同特殊监测相结合,根据监测情况确定预警等级,及时对潜在风险做出预警;同时规范了监测频率并建立了完整的病害数据库记录表以便后续查询。此外,该规程还通过详细的评价方法指导评价工作的开展,确保所有参与评价人员都能按统一流程操作。它不仅界定了盾构隧道的基本概念如主体结构、接缝结构等专业词汇的意义范围,还详细介绍了符号表示法以辅助阅读者准确理解相关条款的规定和应用。
《盾构隧道运营期结构安全评价与病害处置技术规程》适用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内涉及地下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管理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从事盾构隧道设计、施工维护、安全监督的专业人士和相关部门。该地方标准为地铁运营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操作准则和技术支撑,在制定隧道检修计划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构性疾病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规程能够帮助工程师们了解并预防可能影响行车安全的各种结构变化因素,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并为其他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南。此文件虽是基于长三地区特点编制,但对于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同类基础设施同样有广泛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32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