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气检测报警仪技术规范AQT3044-201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氨气 检测 报警 技术规范 AQT3044 2013
- 资源简介:
-
《氨气检测报警仪技术规范AQT30442013》讲解了氨气检测报警仪的使用原则、分类和组成以及对仪器的技术要求。该标准旨在确保在可能产生或使用氨气环境下,人员能够通过可靠且性能优异的检测报警设备避免危害。此文件描述了氨气检测报警仪应具备的一系列特定功能及设计上的考量,例如其外观需清晰标示生产者信息、产品标志,并能提供足够的物理耐用性;工作条件上明确了适用的温度范围、湿度限制和环境压力等。针对性能要求,《氨气检测报警仪技术规范》具体指出仪器应当保持稳定运行时间不少于8小时,反应迅速,在指定时间段内完成对氨气浓度的变化做出响应。还涉及到测量范围涵盖安全规定的限值、准确度满足实际使用的偏差率标准和重复测试时结果一致性良好。对于电磁兼容性的强调体现在应符合相关标准中的EMC条款,保障周围电子设备不受到显著影响的同时也不因外界电磁场而失灵。
《氨气检测报警仪技术规范》适用于存在或可能发生氨泄漏的企业场所与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制造行业中的冷冻、冷藏部门,食品加工处理区域中涉及氨作为制冷剂的部分,农业化学品生产企业内的有关环节,还有任何使用含氨原材料进行工艺流程操作的情况等。这些领域的作业环境中潜在着氨泄漏风险,按照此规范选用恰当类型的氨气检测报警仪,能够为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提供有效防护屏障,同时协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