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州丰康泰科技有限公司“6·25”氯化氢气体泄漏事故调查报告.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柳州 康泰 科技有限公司 25 氯化氢 气体 泄漏 事故 调查报告
- 资源简介:
-
柳州丰康泰科技有限公司“6·25”氯化氢气体泄漏事故调查报告 2021年6月25日22时30分左右,县人民政府接电话报告,称鹿寨镇新胜村长冲屯部份群众闻到刺鼻不明气体,并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接报后,县人民政府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处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以及有关规定,由鹿寨县人民政府组织鹿寨镇人民政府、县应急管理局、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柳州市鹿寨生态环境局、鹿寨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县总工会、县人社局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调查取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经过、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意见以及整改防范措施建议。 调查认定,柳州丰康泰科技有限公司“6·25”氯化氢气体泄漏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一)营业执照情况 名称:柳州丰康泰科技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50223079091813J 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住所:广西鹿寨县鹿寨镇建中西路100号(鹿寨县工业园区内) 注册资本:壹佰万圆整 成立日期:2013年10月15日 营业期限:2013年10月15日至2028年12月31日 经营范围:精细化工产品(剧毒和危险化学品除外)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机械设备租赁,精细化工来料加工,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限制和禁止的项目除外),精细化工品有关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二、事故单位的设置及管理情况 (一)事故单位的生产情况。 1.柳州丰康泰科技有限公司L60项目是在二车间、二车间尾气处理楼进行生产,产品为:2,3,5-三氯吡啶。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首次投料日期为2021年4月29日,6月25日车间处于生产状态。项目设有一步反应、一步脱溶、A3配置、二步反应、水洗、碱洗、产品蒸馏等工序, 生产员工按工序进行排班及岗位操作。 2.尾气处理工艺:A3配置釜尾气先经过位于二车间一楼的碱洗塔T103A、T103B塔吸收后,再经过二车间尾气处理楼三楼的水洗塔、尾气处理楼四楼活性炭塔后经位于二车间尾气处理楼四楼楼顶的尾气烟囱排放。其他工序气体通过二车间尾气处理楼三楼碱洗塔T102A、T102B吸收后,再经过水洗塔,活性炭处理后经位于二车间尾气处理楼四楼楼顶的尾气烟囱排放。 (二)资质相关情况。柳州丰康泰科技有限公司系列中间体产品项目2,3,5-三氯吡啶产品试生产方案已经专家评审通过,并报鹿寨县应急管理局备案。截止事故发生时,柳州丰康泰科技有限公司未取得《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三、事故发生时间 2021年6月25日22时30分左右。 四、事故发生地点 柳州丰康泰科技有限公司A3配置釜和二车间尾气处理系统。 五、事故类别 氯化氢气体泄漏事故。 六、事故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引发鹿寨镇新胜村长冲屯部份群众先后到院检查、治疗,同时事故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七、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一般事故 八、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2021年6月25日22时30分左右,柳州丰康泰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声光报警器报警,从业人员发现A3配置釜现场温度显示达51.7度 ,投料口盖板块处冒白烟,操作人员立即打开冷却水阀降温,在投料口盖板增加两颗螺栓固定,固定后无白烟冒出,现场人员感觉眼睛难睁开,喉咙刺激不适。接着对相关岗位进行巡查,发现二车间尾气u型气位差下降,检查位于二车间尾气处理楼三楼的两级碱吸收塔的ph值为7(正常值为11以上),不能达到正常生产所需的处理要求,造成工序产生的酸性气体(氯化氢)未能充分吸收,部分氯化氢从烟囱泄漏。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措施,把两级碱吸收塔的碱液进行了更换,更换后ph值为13以上 ,直至23时10分,现场事故隐患已排除完毕。 九、事故技术分析及事故原因 (一)事故技术分析 1.L60A3配置是将A3固体溶解入溶剂C2(甲苯)的过程,A3溶解过程会吸热,当日投料结束后,釜上人孔盖未按要求上螺栓,人孔盖留有间隙,不断有潮湿空气被抽入釜内,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子与A3釜内物料接触反应,释放出热量,反应釜内温度达到51.7度,致使氯化氢气体从反应釜人孔口盖逸出。 2.二车间尾气处理楼三楼的两级碱吸收塔的ph值为7(正常值为11以上),不能达到正常生产所需的处理要求,造成工序产生的酸性气体(氯化氢)未能充分吸收,部分氯化氢气体从烟囱泄漏。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生产工艺控制不当。L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