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和披碱草混播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B15T3777-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干旱 旱区 苜蓿 披碱草混播 节水 丰产 栽培技术 规程 DB15T3777 2024
- 资源简介:
-
《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和披碱草混播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讲解了内蒙古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苜蓿和披碱草混播的节水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准备、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该文件明确了田地选择的标准,强调土层厚度不小于50厘米,并详细描述了净地和耕翻的具体操作步骤。对于种子准备部分,规定了苜蓿和披碱草品种的选择标准,以及种子质量需符合GB 6141、GB 6142的规定。在播种环节,指出了春夏季播种的时间窗口,推荐使用播种机进行间行混播,详细说明了行距、播种深度和播种量。水肥管理方面,提倡采用浅埋滴灌方式,规定了每年的灌溉次数和定额,并对基肥和追肥的施用进行了具体指导。病虫草害防治章节介绍了杂草防治措施和常见病害如锈病和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最后,文件还涉及到了收获的技术要点。
《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和披碱草混播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适用于内蒙古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者和技术人员。特别是从事苜蓿和披碱草种植的农户、合作社及农业企业,通过遵循此规程,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节水增效的目标。此外,该规程也为地方农业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当地牧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和农牧民的经济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