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规范DB11T2326-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气 管道 后果 识别 管理 规范 DB11T2326 2024
- 资源简介:
-
《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规范》讲解了油气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分类、分级以及管理要求。该文件详细规定了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方法,包括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重要设施型高后果区和环境敏感型高后果区的定义和特征。同时,文件明确了高后果区识别工作的具体流程,如数据采集、周边情况分析、分类定级、报告编制及审核等步骤,并强调识别工作应由熟悉管道及沿线情况的专业人员进行。此外,文档指出识别方式可以结合现场踏勘和地理信息系统,且识别周期不应超过18个月。对于管道及周边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应及时更新高后果区信息。在管理方面,文件提出了对高后果区管道的运营阶段要求,特别是针对潜在影响区域的安全措施。为了便于实际操作,附录中提供了高后果区识别表、情况明细表、报告模板及编号规则,确保识别和管理工作有据可依。
《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规范》适用于油气输送管道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单位,尤其是那些负责管道安全管理的企业和个人。此标准为这些单位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工具和方法,帮助其准确识别和评估管道沿线可能存在的高后果区,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它不仅适用于新建油气管道项目,也适用于已有管道的定期评估和管理更新。通过遵循本规范,相关单位能够更好地保障公众安全和环境保护,降低潜在风险,提高管道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