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信息分类与编码DB37T4707.1-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生产 安全事故 隐患 信息 分类 编码 DB37T4707 2024
- 资源简介:
-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信息分类与编码》讲解了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信息的详细分类原则、具体分类方法及其编码规则等内容。此文件规定了化工行业隐患信息的收集与上报,通过明确隐患描述分类(涵盖九大类57个中类及274个小类)、隐患等级分类(分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隐患归属分类(从制度执行与现场三方面划分)、隐患部位分类(按功能区分)及隐患关联信息分类(涉及企业名称、社会信用代码等要素),以及制定统一且科学的编码标准(如编码原则、信息编码规则与关联信息编码等),使得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整合更为高效准确,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支持。该标准还包括了对各类信息的定义解释,如将事故隐患界定为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问题状态,并强调这类问题可由人为不当行为、物理设施缺陷、管理疏漏或不安全环境等多种因素引发。同时,还涉及到相关隐患所在地点如生产装置区、仓储区的具体划分;根据整改难易和危害大小对隐患做出的重大与否分级。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信息分类与编码》适用于化工行业的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科研机构。它主要应用于化工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旨在指导上述组织建立有效的隐患数据采集机制,确保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规范地记录与处理潜在的安全事故隐患信息。该指南也可帮助数据库开发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按照统一格式设计并实现数据存储方案,方便后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辅助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并预防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此地方标准有助于促进化工行业内各主体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为区域性和国家级别层面的大数据分析提供坚实的基础结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