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QX30-200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气象站 防雷 技术规范 QX30 2004
- 资源简介:
-
《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讲解了自动气象站场室的防雷设计、施工以及维护标准,明确提出了自动气象站场室的防护原则和技术要求,针对雷电防护区划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列举直击雷非防护区与直击雷防护区的概念及电磁干扰成因等关键内容。该规范涵盖了雷击风险防范的关键措施,包括接闪器的应用、引下线和接地系统的设计,以及分流和屏蔽的技术应用等综合保护方式。此外,本文件通过详细解析各雷电防护区域的功能特点及其划分标准,提供了如何有效减少雷击事故发生的操作指导。例如,在直击雷非防护区内所有物体都处于完全暴露的环境中,存在较大的雷击风险;而在直击雷防护区内,则具备一定的保护措施但仍暴露于较强的电磁场中。文件还强调在工作室及观测场等不同位置的具体防雷要求和实施策略,旨在确保自动气象站设备的数据安全与稳定性。
《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自动气象站场室的防雷设计与实施工作,同时也对已经安装在各类场所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点防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此标准特别适合用于自动气象站所在的室内外场所,如自动观测仪器安置的实验室及室外检测场地。主要面向的人员包括负责防雷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的专业人士,同时也可以作为相关技术人员、设备管理人员或自动气象站建设运营单位的学习教材和操作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