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DB15T2552-2022.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兴安岭 北麓 马铃薯 主要 病害 防治 技术规程 DB15T2552 2022
- 资源简介:
-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讲解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地区针对马铃薯病害的防控策略和技术手段。该标准明确了五种主要病害——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疮痂病和黑胫病的具体特点及应对方式,并详细列出各种防控方法,从播种前的准备、播种期的防控措施到生长期不同阶段病害发生时的针对性处理均有详细描述。对于预防病害,文件强调选用抗性品种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轮作模式、合理消毒种薯及土壤以减少土传疾病的发生率等综合技术路径。苗期至现蕾期间,根据每种病害特性推荐多种化学药剂及施用规范,而开花期到块茎膨大期则重点关注早疫病与晚疫病的交替用药方案和具体操作细则。此外,文中特别提醒对田间湿度过高的情况加强监测与喷药防治的必要性,结合附录中详细列举的各种药剂用量以及使用时机建议,使生产者能够系统化管理马铃薯的整个生育周期中的病害风险。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适用于从事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种植的相关从业人员,如专业农民、种植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人员。此外,这一规程还适合作为农业科研机构研究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的重要参考。通过本标准的推广应用,可助力区域范围内科学有效地降低马铃薯主要病害的影响程度,进而促进地方农业生产的安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