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碱地改良效果评估技术规程DB15T2676-2022.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盐碱地 改良 效果 评估 技术规程 DB15T2676 2022
- 资源简介:
-
《盐碱地改良效果评估技术规程》讲解了关于盐碱地改良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体系构建及其指标设定。本文件涵盖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以及评估体系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采样和指标检测环节中的土壤盐碱程度指标、土壤质量指标与采样方法、作物生长指标以及效益指标的详细规定。土壤盐碱程度主要通过全盐量和pH值衡量,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测定规范;土壤质量涵盖有机质、容重、全氮等方面的数据检测和分析。此外,文件明确了采样的深度和方式以减少空间差异的影响,同时还考虑了出苗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等多维度的改进成效。权重系数的设置根据不同主体的需求有所区别,例如流转土地的企业关注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权重占比更大,而科研院所更注重技术规程与标准的制定。最后,评分细则通过赋予不同等级的具体分数来量化各评估指标的表现,从而形成全面的综合评价结果,划分评估等级。
《盐碱地改良效果评估技术规程》适用于参与盐碱地改良相关活动的多个主体及行业领域。具体包括开展盐碱地治理工作的农业企业、科学研究机构和技术推广单位等,旨在为其提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与科学依据。对于流转土地获取收益的企业,该规程能够为他们的生产活动带来更为精确的效果评估指导,同时也服务于科研院所制定技术研发方向的参考需求。此外,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也可将其作为制定政策与监管执行的重要工具,广泛用于农业领域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