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临时监护工作规范DB15T3392-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未成年人 救助 保护 机构 临时 监护 工作 规范 DB15T3392 2024
- 资源简介:
-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临时监护工作规范》讲解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在开展临时监护工作中需要遵循的具体规定与要求。该规范对未成年救助对象的认定标准予以明确,涉及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等具体情况,并强调通过街面巡查、接收转介及信息核查等方式落实救助责任。《规范》描述了机构设置的条件,如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符合建筑及标识相关要求,同时规定其必须配置适当的设施设备以满足工作需求。文件还对人员资质提出严格要求,包括专职工作者的数量、准入查询制度以及从业禁忌等方面的规定,从而保障儿童权益免受侵害。制度管理体系是该规范的核心部分,涵盖了应急管理、档案建立、社会服务介入、线索报告等多个方面。在实际操作环节中,文件细化了发现接收流程、监护实施步骤及后续评估追踪等工作细节,并将档案管理和持续优化机制列为关键节点。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临时监护工作规范》适用于旗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下属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或类似机构,为这些单位提供临时监护工作的具体指引。其内容可帮助承担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职责的相关事业法人、基层社会组织及其他协同机构明确工作任务。此外,《规范》也能指导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及合作方,在应对突发事件或其他影响未成年人安全的情形时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支持,适用于需要执行未成年保护法律法规的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