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黄芪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B15T2211-2021.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蒙古 黄芪 种子 繁育 技术规程 DB15T2211 2021
- 资源简介:
-
《蒙古黄芪种子繁育技术规程》讲解了蒙古黄芪种子繁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规范管理方法,内容包括产地环境要求、繁育技术细则、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及采收后的处理方式等。该规程定义了与繁育相关的术语如隔离带和制种田,并对蒙古黄芪种植的适宜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海拔、无霜期、光照、降水及土壤质量等条件。同时,《蒙古黄芪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描述了种子选择的标准和种子播前处理的方式,给出了整地施肥、播种方法及田间管理的操作指南。在病虫害控制方面,强调了综合防治原则,提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对于化学农药使用则严格规定需满足GB 8321的要求,避免药物残留影响中药材品质。规程中还涉及成熟蒙古黄芪种子的采收时间节点和具体操作方法,并对采后处理阶段如标签规范、包装形式、贮藏条件和运输规则等内容进行标准化阐述。
《蒙古黄芪种子繁育技术规程》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从事蒙古黄芪种子生产、繁育和管理者,特别是从事中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文件覆盖范围包含各类种植企业、农户、农业合作社,以及负责中药材种植监管工作的政府机构。同时,规程为制药企业提供了选种用种依据,也可用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料,服务于中药种植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