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天煤矿生态恢复灌木建设技术规程DB15T1357-2018.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露天 煤矿 生态 恢复 灌木 建设 技术规程 DB15T1357 2018
- 资源简介:
-
《露天煤矿生态恢复灌木建设技术规程》讲解了在内蒙古中西部黄土高原区露天煤矿进行生态恢复时,有关树种选择、种植模式、土地改良及后期养护管理的具体要求与技术规范。该规程对适合当地环境的灌木树种进行了推荐,如紫花洋槐、丁香、女贞等,并详细列出了各树种的最佳规格及株行距。针对排土场的土地复垦技术,标准提倡局部平整为主,辅以鱼鳞坑、反坡梯田或水平沟的方式,并强调施加粉煤灰和羊粪基肥来改善土壤质量。对于栽植措施,则从时间安排到树坑开挖、埋深细节进行了规范说明,并提出加强新造林的防火防虫害保护工作。最后在病虫害防控环节,《规程》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并明确了化学、物理及生物手段的应用条件,包括高效低毒农药及黑光灯诱捕设备的科学应用。
《露天煤矿生态恢复灌木建设技术规程》适用于内蒙古中西部黄土高原区域内的露天煤矿行业从事生态恢复的相关人员和企业。尤其是负责矿山修复、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可以依据本规程开展植树造绿工作。同时,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也可参照这一技术文件监督复垦工程实施,确保露天煤矿关闭后的生态环境重建达到理想效果。此外,规程也适用于参与此类环保项目的科研单位以及提供相关苗木、农资产品的供应商,在具体操作上获得统一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