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化奶山羊场球虫病防治技术规范DB15T3681-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规模化 山羊 球虫病 防治 技术规范 DB15T3681 2024
- 资源简介:
-
《规模化奶山羊场球虫病防治技术规范》讲解了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规模化奶山羊场的球虫病诊断和防治措施,涵盖疾病的发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内容。《标题》描述了传染源为患有奶山羊球虫病的羊或带虫羊,且春、夏、秋及潮湿环境下更容易发病,尤其羔羊在此阶段最为易感。文件还详细列出了临床表现,例如感染严重时病羊消瘦、精神不振等症状,病理上则表现为卡他性肠炎、黏膜溃疡等问题。同时,《标题》明确了实验室诊断方法,涉及试剂与材料的使用、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流程,并给出详细的定性与定量检查步骤以及结果判定标准,从而确保精准防控奶山羊球虫病。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实际,《文件》也提出休药期和驱虫等概念,以保障防治工作科学进行。
《规模化奶山羊场球虫病防治技术规范》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规模化奶山羊养殖企业与机构。这包括专门从事奶山羊生产的养殖场及相关的畜牧管理部门。对于从事奶山羊养殖的从业人员如养殖户、技术人员等也十分适用。此外,文件内容还可以作为兽医防疫工作人员参考依据,助力开展奶山羊的疫病监控与健康管理工作,最终达到区域内奶山羊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