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野螟防治技术规程DB44T2148-2018.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野螟 防治 技术规程 DB44T2148 2018
- 资源简介:
-
《黄野螟防治技术规程》讲解了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对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内容涵盖黄野螟的虫情调查与监测、危害程度划分标准、成灾判断依据以及各种防治方法,并明确了防治效果的检查方法和评估指标。调查方面提出了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的方法,利用双对角线取样法进行虫口统计,并借助黑光灯进行成虫监测;危害程度根据失叶率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并设定失叶率达60%以上为成灾标准。防治策略包括营林措施如混交林设计,人工捕杀有虫枝条,成虫灯光诱杀及科学合理用药,尤其强调不同类别药剂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黄野螟防治技术规程》适用于广东省内土沉香种植地区,尤其是遭受黄野螟侵袭的重点林业区域。该规程不仅可用于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也可作为造林规划、生态修复等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操作依据。同时适用于农药经销商、农林技术服务单位以及绿色食品或生态药材生产基地等对低毒无公害药剂有特别要求的相关人员参考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