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1

类型《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报告.docx

  • 上传人:建**
  • 文档编号:393911
  • 上传时间:2025-07-0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7.6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 河北省 安全生产 条例 贯彻落实 情况 报告 讲演 呈文
    资源简介:
    《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报告 尊敬的人大常委会: 自《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4年6月1日修订实施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将《条例》宣贯与落实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全面抓好宣贯工作 我县坚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条例》摆在突出位置,采取多项有力举措,确保《条例》精神深入人心、要求落地生根。 (一)宣贯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情况 各乡镇、各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宣贯工作,利用线上线下多种载体,广泛开展社会面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乡镇、部门累计开展《条例》宣贯培训142次,覆盖生产经营单位3421家,培训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3408人。同时,通过微信群、大喇叭广播等形式开展常态化宣传,有效提升了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广大企业积极响应,1810家生产经营单位主动组织开展《条例》内部宣贯,培训员工13765人;1699家单位制定了系统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 (二)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加强本辖区、分管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工作,明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组织专题培训解读《条例》中关于企业主体责任的新要求,将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作为日常监管执法检查的核心内容。监管部门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637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682次、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与执行情况704次,有力推动了企业逐步构建并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三)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和监管能力建设情况 各乡镇政府、各部门修订完善安全生产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不断优化监管网格,明确和细化监管职责。县政府加大安全投入,保障监管执法装备配备和人员培训,完善安全生产协调联动、信息共享机制。组织召开县级、乡镇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632次,县乡两级领导带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430次,各职能部门监督检查企业2383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事故隐患5843项。监管队伍方面,现有专职监督检查及执法人员227人;出台或修订涵盖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风险管控等领域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文件94个;累计投入监管能力建设资金2712.35万元。 (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情况 依据《条例》要求,全面梳理、修订完善县级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和乡镇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队伍建设,常态化组织开展多层级、多形式的应急演练。县级部门牵头制定(修订)专项预案29个、部门预案47个,乡镇制定(修订)预案28个。累计组织县级、部门及乡镇级层面综合或专项演练222次,参与人数达5468人;生产经营单位自主开展应急演练901次,全县各层面的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得到逐步增强。 (五)开展科技创新及加强保障制度建设情况 将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更新规划,加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5.55万元用于公共安全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城市道路两侧新建市政消火栓65个,有效提升了城市公共消防安全保障能力。 (六)推进社会共治、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情况 依托全市“互联网+应急管理”平台,引导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安全治理;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发挥保险机构风险防控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激发员工参与积极性。聘请社会化服务机构参与安全生产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等技术服务25次,借助专业力量提升了监管的精准性和专业性。252家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保费总额达268.554万元,进一步增强风险保障能力。1969家单位建立并实施了内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累计收到员工有效隐患报告1086项,发放奖励资金2.05万元,初步形成“全员参与、全员监督”的共治格局。 二、存在问题 《条例》修订以来,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日常监管情况看,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部分部门监管能力不足。 1.专业素质有待提升。部分监管执法人员对《条例》新规定、新要求理解不够深入,对重点行业领域的新工艺、新设备、新风险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导致执法检查精准度不够。 2.协调联动不够顺畅。部门间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线索移交等机制在实际操作中有时衔接不够紧密,未能完全形成监管合力,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现象。 (二)部分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不规范。 1.培训内容“一刀切”。未能根据企业不同岗位(如高危岗位与普通岗位)、不同工种、不同风险等级的实际需求,制定和落实差异化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2.培训过程流于形式。部分企业仅满足于完成培训记录和签到,培训方式单一(如仅以读文件、看视频为主),缺乏互动性、实操性和应急处置演练,员工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不佳。 3.培训效果评估缺失。普遍缺乏对培训效果的科学评估机制,未能有效验证员工是否真正掌握所需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培训质量难以衡量和保障。部分企业培训档案存在后补、应付检查的现象。 (三)部分企业双控机制运行质量不高。 1.风险辨识不全面不精准。部分企业风险辨识存在走过场现象,未能结合自身工艺、设备、物料和作业活动特点进行动态、全面的辨识,对新增、变更风险辨识不及时,风险等级判定不准确。 2.管控措施与实际脱节。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过于笼统、原则化,或照搬照抄模板,未能有效针对辨识出的具体风险点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管控措施,措施与岗位实际结合不紧密。 3.隐患排查治理不闭环。隐患排查未能严格按照风险管控措施的要求进行,检查频次、深度不足;对发现的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彻底,整改验收标准不明确或执行不严,未能实现隐患从发现到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双控信息更新维护不及时,未能实现动态管理。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针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全力抓好《条例》的深化落实。 (一)持续开展《条例》宣传教育活动。在巩固前期成果基础上,创新宣贯形式(如典型案例剖析、拍摄警示教育片等),拓展宣贯深度(如针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一线员工、社会公众等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宣教)。将《条例》宣贯贯穿日常监管执法全过程,做到“谁执法谁普法”。 (二)精准化培训,提升企业安全素质。督促企业依据岗位风险特点,开展差异化培训,强化实操演练,高危岗位必须包含现场应急处置实操考核。强化培训效果跟踪评估机制,督促企业对员工培训效果进行理论+实操考核。将培训效果评估结果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诚信体系评价和执法检查重点内容。 (三)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强化监管效能。持续深化《条例》及配套法规、标准的学习宣贯,将其作为监管执法人员年度培训的必修课。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领域新工艺、新设备、新风险专业知识专项培训,提升执法人员发现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推广运用“互联网+监管”、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效率。完善安委会工作机制,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检查、违法线索移交、案件协查协办的工作机制,定期会商解决难点问题,切实消除监管盲区,形成监管合力。 (四)加强风险管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报告.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393911.html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