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烈度现场评定DBT107-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烈度 现场 评定 DBT107 2025
- 资源简介:
-
《地震烈度现场评定 DB/T 107-2025》讲解了地震烈度现场评定的全过程技术要求,内容包括地震烈度初估、现场调查与烈度初判、烈度综合判定、烈度图绘制及报告编写。文件明确了地震烈度的概念和评定依据,并依据《中国地震烈度表》等相关标准规定,统一了地震烈度的评定方法和判定指标。标准提出地震烈度应依据房屋破坏、生命线工程损毁、地震地质灾害及地表破裂带等多种因素综合判定,并特别强调了震害较为显著的区域在地震烈度评定中的重要性。针对地震灾区的调查方式,文件规定了现场调查点的设置方法和区域划分方式,指出城镇和农村应采用不同的单元尺度进行评定。此外,标准附录部分还提供了丰富的实用信息,包括极震区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的关系表,以及房屋破坏等级的实例图等技术支撑材料,确保地震烈度评定科学、规范和一致。同时文件还对评定工作的流程和技术指标进行统一规范,提升了地震烈度评定工作效率和结果可靠性。
《地震烈度现场评定 DB/T 107-2025》适用于地震发生后从事地震灾害评定、救援和恢复重建的相关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以及地质、土木工程领域的科研与实务部门。该文件为地震烈度现场评定提供了标准化的技术路径和统一方法,可广泛适用于地震研究机构、灾害防御机构、建筑设计和工程管理等机构人员,确保地震灾害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与一致性,从而支持地震灾害管理决策和恢复重建规划。此外,该标准还可为高校相关学科提供地震现场灾害评估的指导性技术参考,在防灾减灾教学与培训中也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