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提升培训.ppt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源 辨识 隐患 排查 治理 能力 提升 培训
- 资源简介: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提升,一、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启示,:,扁鹊论医与预防管理,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都精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其能事先铲除病因,故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识别危害、主动预防事故),二哥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有本乡里邻居知道,无法声名远扬,(,险兆事件,(,苗头,),四不放过),我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别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引线、实施大手术,以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响遍全国,(注重事故处理和应急处置),一、危险源基本理论,一)有关定义,危险源,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2025/8/18,3,一、危险源基本理论,危险源在没有触发之前是,潜在的,,常不被人们所发现和重视,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就是,发现、辨识,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它是危险源控制的基础,只有辨识了危险源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考虑如何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这也是我们探讨危险源辨识的根本目的。,4,一、危险源基本理论,危险源基本特征,事故形成三条件:,(l)有遭受破坏的对象,承受因素,;,(2)有引起破坏的能力,破坏因素,;,(3)两者相距很近,能,相互影响,。,其中,危险源具有破坏的能力是基本特征。,5,一、危险源基本理论,二)危险源及其相关概念的关系,1)危险源与风险,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风险定义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2)危险源与事故,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6,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区别,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区别,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即不易被发现,渐生性,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产生,可排除性,即是完全可以通过治理消除的,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区别,一般来说区别在于:,是否会直接导致事故;,治理后危险性是否能够彻底消除;,总的来说,既不会直接导致事故又不能彻底消除危险性的即为危险源,反之则应列为事故隐患。,10,危险源,事故,触发条件控制不力,(存在事故隐患),触发条件控制得力,(控制事故隐患),通常情况是控制措施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危险,风险,安全,二、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及分类,危险,安全,危险和安全是相对,A,B,危险,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二、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及分类,事故因果链锁模型,不安全状态,起因物,不安全行为,加害物,管理缺陷,事,故,行为人,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原因:(,1,)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环境因素,(,4,)管理的缺陷。,轨迹交叉论,二、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及分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管理的因素,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二、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及分类,人的不安全行为,知识缺陷:,生理心理缺陷:,常见不安全心理:,好奇心、虚荣心、侥幸心。,二、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及分类,人的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操作、其他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二、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及分类,操作现场常见的人的不安全行为,1,、设备传动部分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关好就开车操作。检修带电设备时在配电开关处不断电或不挂警示牌。,2,、进入机械设备内检修运转部件不设人监护或未采取重复断开动力源措施。,3,、任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4,、特种作业非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5,、超限(如载荷、速度、压力、温度、期限等)使用设备。,6,、非特种作业者从事特种作业。,7,、设备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操作时不用。,8,、开动被查封设备。,9,、危险作业无人监护或未经安全部门审批。,人的不安全行为,二、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及分类,10,、任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仪器。,11,、使用未经审批的临时电源线或使用时不挂临时线牌。,12,、检修高压线路或电器,不停电、不验电、不跨接地线。,13,、使用非安全电压灯具作业。,14,、带负荷运行时断开回路配电闸刀或总开关。,15,、潮湿地面使用非双重绝缘的电动工具工作。,16,、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17,、高处作业往地面任意扔物件。,18,、违反起重“十不吊”。,19,、开动无卷扬限位器的起重设备工作。,人的不安全行为,二、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及分类,20,、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域内逗留。,21,、焊接未经完全清洗和充分通风的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封闭容器和管道。,22,、禁火区抽烟或动火。,23,、物件堆放超高、不稳妥就结束工作。,24,、开动情况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25,、长发者不戴工作帽进入车间。,26,、高处作业或在有高处作业、有机械化运输设备下面工作而不戴安全帽的。,27,、进入车间穿高跟鞋的。,28,、高处作业穿硬底鞋的。,29,、电气作业不穿绝缘鞋的。,30,、带电作业(检修)不带绝缘手套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二、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及分类,31,、旋转机床切削时戴手套操作的。,32,、高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