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内型应急避难场所平急转换技术要求 宾馆DB11T2460-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室内型应急避难场所平急转换技术要求 宾馆DB11T2460-2025 室内 应急 避难 场所 急转 技术 要求 宾馆 DB11T2460 2025
- 资源简介:
-
《室内型应急避难场所平急转换技术要求 宾馆》讲解了将宾馆作为室内型应急避难场所的相关技术规范与实施标准。该文档从宾馆的选址与基本条件入手,提出了宾馆在应急情况下转变为避难场所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如客房数量、场址安全性、交通便捷性、出入口设置等。同时,详细规定了平急转换前需进行的资源调查与评估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宾馆的基本信息、场址安全风险、建筑设防情况、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等多个方面,并提出了文档资料收集与现场勘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资源评估环节需由多个领域专家组成的团队进行,并通过关键性评估指标确定该宾馆是否适宜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是否为潜在转换资源或不可转换对象。 文档还系统性地提出了平急转换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步骤,强调平急转换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应基于原始布局进行优化改造,同时明确避难类别和避难人数对设施配置的要求。此外,文件对各类应急配套设施的标准提出了参考要求,并通过多份附录资料,包括资源调查表、评估表、数据校验表、设施配置要求等内容提供实践参考,旨在实现高效有序、标准化的应急避难场所转换与使用。 《室内型应急避难场所平急转换技术要求 宾馆》适用于北京市各类宾馆作为突发事件中潜在应急避难场所评估、改造和管理的标准依据,也适用于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平急两用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本标准还可作为城市规划、防灾减灾设计、建筑工程验收等相关领域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同时对其他具有公共避难功能用途的大型公共场所平急转换提供实践参考。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