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技术规程DB32T5177-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绿色 生产管理 技术规程 DB32T5177 2025
- 资源简介:
-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技术规程DB32/T 5177-2025》讲解了预拌混凝土在全生命周期中实现绿色生产的技术路径和管理要求。该规程系统性地构建了涵盖厂区建设、设备配置、原材料控制、生产工艺、排放管理以及碳排放核算的完整体系。规程强调绿色生产应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提升混凝土耐久性为核心目标,通过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协同推进。在厂区建设方面,明确要求生产区、办公区与生活区分区布置,重点区域需硬化处理并设置扬尘控制设施;同时,生产区应配备车辆清洗装置及在线环境监测系统,确保污染可控。设备设施方面对搅拌站(楼)、原材料储存与输送系统提出了环保化设计要求,并专门设置生产排放物处理设施章节,强化废水、废浆、粉尘和固废的闭环管理。规程新增“预拌混凝土绿色设计”章节,倡导从源头优化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设计,推广矿物掺合料、高性能减水剂等绿色建材的应用。生产管理环节细化了原材料进场、过程监控、出厂检验等流程,突出“监测控制”的重要性,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监控体系建设。尤为关键的是,规程首次增加“碳排放管理”专项内容,明确单位产品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并配套规范性附录B提供计算依据和示例,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可量化工具。相比旧版,删除了施工现场相关内容,聚焦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了标准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技术规程DB32/T 5177-2025》适用于江苏省内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的企业及相关管理单位,涵盖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材生产企业中的混凝土生产部门,以及承担绿色建筑项目材料供应的单位。该规程也适用于政府主管部门开展行业监管、环保评估、绿色工厂评审等工作,为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等职能部门提供技术依据。此外,设计院、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第三方认证机构在开展绿色建材评价、低碳建筑认证或碳足迹核查时可参照本规程执行。高校及科研机构在研究混凝土绿色化技术和碳排放核算模型时亦可将其作为重要参考。凡在江苏区域内新建、改建或扩建预拌混凝土生产项目的投资方、建设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均应遵循本规程要求,落实环保设施建设“三同时”原则,推动混凝土产业向集约化、清洁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